第四百零二章:私心作祟,谈何大义
陆景无言以对,开玩笑,他们哪里有这样的想法,这把老骨头莫说上战场,就连去往州郡,舟车劳顿,恐怕半路都会被折腾没了。虽然说蛮军败了,朝廷大军乘胜追击,接连打赢仗,但整个雍州境内依然是难民流窜,贼寇横行,乱糟糟的。
这般情形,如何敢轻易出行?
陈三郎看着他,慢慢道:“陆伯父,尔等居崂山梅花谷当隐士,好当否?”
陆景一怔,不明白为何如此一问,想了想,老实回答:“尚可。”
虽然不复以前那般锦衣玉食,出门前呼后拥,但好歹还有饭吃,时不时能吃上肉,喝上酒,身边也有些丫鬟仆从伺候着,依然做着老爷。
“你可想过,为何你们还能当隐士?优哉游哉,赏花赏月。”
陈三郎再问。
陆景冷汗下来了。
过去是苏镇宏在,虽然死气沉沉,但局势还算平稳,贼寇少见;后来换了陈三郎,气象一新,恢复了生机,更找不到什么贼患闹乱。梅花社名声在外,说白了,就是几大富户避居于此,有钱有粮,还有女人。如果换了别处,真以为躲在山里,就能安然无事了?
答案肯定不可能。
别说落草为寇的团伙,就算是不好相与的义军,都会直接打上门来。说好听点叫“劫富济贫”,说难听点,就是“抢”。至于“请”人做事,也是简单,说不动,刀子动,问你从不从?
相比之下,陈三郎上次来,已经算是客气之极,绝对谦谦君子。
这一点,陆景无论如何都得承认。
当个隐士,都得依靠人家庇护,如此,还有什么立场面目来让人出兵?
实质上,他们此来的目的彼此心知肚明,就是借题发挥,想捞一场义士名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