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9
汉帝打开竹简,见上面洋洋洒洒书写千余字。
但内容无非是一个:雷击嘉德殿,是因为朝中有忠良为宵小所陷害,故而警示之。
那忠良为勾陈降世,一如文王之雷震子一般,是上天派来护佑大汉江山社稷地忠臣……
汉帝抬头。
突然问道:“何人是朕地雷震子?”
此言一出,大殿上一片寂静。
汉帝分明是把自己比作了周文王,听上去似乎有点怪异。
可即便怪异,谁敢开口。
好半天,司徒陈耽挺身而出道:“天书所言雷震子,必为皇甫义真。”
何进阴阳怪气道:“如此说来,雷震子已死,岂不是说我大汉必将亡于吾皇之手?陈司徒。
你好大的胆子,诅咒大汉江山,更污蔑吾皇昏庸无能。
我且问你,天书所言,朝中有忠良为宵小所陷害,也就是说那忠良之臣尚未弃世,与皇甫嵩何干?”
“这个……”
张让也开口道:“老奴幼年时曾听人说。
凡上天所派。
定有异象。
传闻那雷震子相貌秉异。
非常人之相。
幼年曾为人所弃,后来才成为文王之子。
和皇甫义真完全无关啊。”
又有东观博士站出来说:“臣闻董家子生就秉异相貌,且名字中的‘俷’字,亦含‘弃’之意。
以臣之见,天书中所言大汉忠良,莫非是指的那董家子董西平吗?”
袁隗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蔡老头可真是为了保他这个女婿,什么都敢说啊!
连董俷是雷震子转世的瞎话都愣是敢往外编,他还真的是不怕这上天给他天谴吗?
东观博士,大都以蔡为马首瞻。
可以说有一大半是以蔡学生而自居,剩下的那些人,或是钻研经学,却以卢植为师。
汉帝闻听,不禁连连点头。
而卢植此时也站出来,恭敬的说:“启禀吾皇万岁,臣尚有一本。”
“奏来……”
“前日臣于蔡翁家中做客,偶然见有一书,名《敕勒川文集》,据说是有蔡翁之女昭姬编撰,尚未完成……不过,臣随手翻阅,发现其中颇有奥妙,特别是有一种断句之符号,非但浅显易懂,而且于文章,颇有益处,臣当时甚为惊讶。”
谁也不晓得,这卢植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地事情,好像和主题不着边啊。
倒是汉帝笑逐颜开,点头说:“蔡翁学究天人,有三君美名。
想必那些是他所创吧。”
“臣当时也以为是如此,可后来一问,才知道这断句符号,实乃董家子所创。”
“啊?”
就连袁隗都吃惊不小。
那董家子还有这等本事,一武夫而已……
“董家子?可是那董西平?”
“正是!”卢植笑道:“那董家子生的确粗豪,五大三粗的看不出还有这种本领。
臣当时也不相信,就取笑蔡翁说:伯先生
张目可以理解,但有些过头了。”
“哦,那蔡翁如何回答?”
“蔡翁说,那确实是董家子所创,非是他为董西平张目。
之所以起名为《敕勒川文集》,是因为董家子自幼长大的地方,就是凉州董家的敕勒川牧场。
而敕勒川三字之名,还别有来历。
据蔡翁之女昭姬说,那是源自董家子所创作的一首民歌。”
这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有趣了,赳赳武夫化身翩翩文士?
汉帝问道:“那民歌是如何唱的?”
“说实话,那民歌文辞不美,却带着雄劲之豪迈,颇有塞外民族之风味,若无生活于西北苦寒之地地经历,定然无法创作。
臣曾征战沙场,甚爱此歌之粗矿,故牢记心中……今日皇上既然询问,臣且唱之:敕勒川。
武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