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8
只要能在靖远立足,边章等人得势,我们可趁机出兵相助,若失势,则可与马腾联手,图谋武威。”
阎行听完这些话,陷入沉思。
“岳父的意思是……占据武威,我们背靠西域,若时局不利则往西域;若时局有利。
趁机夺回金城?”
韩遂赞赏地点头,“彦明所说的不错。
不过我所谋并非只在金城。
而是整个凉州。
你看着吧,就算是边章、李文侯败了。
朝廷的人也不会让薰卓一人做大,定然会拍出人前来分他的权。
到时候我们就能在里面左右逢源,不过要说服马腾,我们还要请出一人方可……彦明。
你带人先行,我和程银、梁兴前去请人,随后跟上。”
阎行愕然,“岳父要请谁?”
“郭宠!”
“皋兰人郭宠?”
“正是此人。
郭宠与马腾交好,而且郭宠的先人,曾有恩于马腾父。
有他出面。
说服马腾则易如反掌。”
阎行笑道:“岳父当真是老谋深算。
小婿佩服。”
******
且不说韩遂如何说服马腾。
当金城被韩遂攻陷地时候,董卓于河谷大破湟中破羌。
五万铁骑。
横冲直撞下,十余万饥肠辘辘的羌骑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在数日激战之后,北宫伯玉仓皇败逃。
战场上,尸横遍野。
薰卓一身戎装,骑着一匹大白马,得意非常。
在他身边,有李傕郭和李儒陪伴,其余众将分成三路掩杀,誓要将北宫伯玉拿下。
李儒看看天色,笑道:“想必那韩遂已经占领金城了吧。”
李傕郭对这个清瘦的家伙很有点畏惧。
这可是个连自己人都敢算计的家伙……
李儒和胡轸之间的矛盾,源自于南阳。
当初李儒谋划不周,令董卓险些丧命淯水河畔。
若非薰俷率领奇兵出现,可能……故而在此以后,胡轸对李儒时常冷嘲热讽。
这二人的矛盾,在回到凉州后更加厉害。
北宫伯玉反常的在河谷猛攻,李儒立刻觉察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
在仔细分析之后,李儒就得出了结论:韩遂想要弃卒保帅,舍弃北宫伯玉而护自己周全。
也就在这时,忽有车骑将军董承派心腹之人董金,求见董卓。
薰金是个很机灵的青年,大约二十四五岁地样子,表字三石。
李儒也见到了此人,当晚的谈话,也仅限于董卓、李儒和董金三人。
薰金说:“听闻董大人祖上本是徐州彭城人?后来才举家迁移到了陇西?可有此事?”
薰卓地祖上,的确在彭城居住过,不过那已经是三代以前地事情了,薰卓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在骨子里,多年的凉州生活,已经让董卓的打上了非常明显的凉州人烙印。
不过董金这话似乎暗藏玄机,董卓自然不会否认。
“那已经是很多年前地事情,家父曾与卓谈起过此事,说彭城尚有亲族在,不过卓没有回去过,对族中还有什么人,并不是非常清楚。”
“哦,那小人倒是知道一二。”
薰卓做
动的样子,“敢情先生指教。”
“我家主人,也是彭城人。
大人公子入阳之后,我家主人听闻大人也是董姓,而且祖籍曾在彭城,故而就命小的回家查阅了族谱,竟发现上面有董大人父亲的名字。”
“哦?”
“大人父亲,可是名雅?”
薰卓连连点头,“正是!”
“不过族谱之中,董大人这一支只到令尊而止,不知是什么原因,却不见大人之名。”
“这个,许是长久不与家族联系,故而不知吧。”
薰卓看了一眼李儒,见李儒轻轻点头。
薰承,乃是董皇后的弟弟。
而彭城董氏,却是当时之望族,颇有名气。
薰卓和李儒都敏锐的觉察到,这董金此次前来,恐怕是别有目地。
但不管是什么目地,能入董家族谱,不管董卓是不是真地和董家有关联,那都等同于换了一个老大的身份。
族谱这玩意儿。
还不是人写地?
薰金说有董雅地名字而无董卓的名字,意思就是要董卓表明态度。
薰卓起身,“请先生转告车骑将军,就说董卓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归宗认祖……恳请将军看在董卓一片诚心,圆了卓这个念头吧。”
话中之意,却已经表明了心迹。
薰金沉吟了片刻,从贴身的内衣夹层取出两封信,递给了董卓。
“这两封信,一封为我家主人所写,另一封信……大人看罢。
告知小人答案就行。”
薰卓扫了一眼信封,不禁打了一个寒蝉。
其中一封信上。
赫然盖着皇帝的印信,这分明是一纸诏书啊。
打开信。
仔细的看了一遍。
薰卓肃容道:“请转告大人,就说薰卓定奉旨而行。”
薰金说:“在小人出发之前,主人曾让小人转告大人几句话:公子在阳为士人不容,但只要有主人在一日。
定然会保公子周全。
大人当积蓄力量,来日方能有所作为。
若能成事,则大将军一职非将军莫属,故而如何作为,请大人三思而行。”
这番话,说的很巧妙。
但清楚的表达了董承的意思。
究竟是董承的意思。
还是皇上的意思?
薰卓不想询问。
这可是个天大地好处。
正可以助他在凉州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