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6
同时还要有铁血手段。
方能放
言下之意是说:这个三韩太守,不仅仅是要能治理地方。
还要能够shā • rén。
梁习开口道:“殿下,若说治理地方,且具铁血手段。
纵观关中各地官吏者,唯有两人可以达到。
一是凉州刺史臧霸,有勇有谋。
然则其镇守凉州,同时又兼顾漠北,不能轻易离开……另一人,则是望北郡太守费沃。
只是他刚把望北郡治理妥当,却到三韩,怕是心有怨言吧。”
梁习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费沃地确是很合适。
可论起资历,说起功劳,费沃足以担当三公之列。
如今还是个太守,而且又要去三韩……说穿了,在许多人看来,去三韩担任太守,其实和发配的性质差不多。
陈宫点头,“臣下刚才所说的两人中另一人,正是载成。”
董再次摇头,“载成随我多年,劳苦功高,不应该再去那苦寒之地。
我正拟将他调回长安,绝不可再去三韩。
望北郡太守一职,载成也有推荐。
可令原尚书裴潜出任……这三韩太守,我倒是有一个人选。
马良,立刻拟文书送往右北平,命贺齐担任三韩太守,并在那里兴建新罗行营。
三韩不受幽州管辖,直接纳入承明殿治下。
原乞活军分为三个序列,郝昭为中军都督,张辽为右军都督,田豫为左军都督。
三军……皆纳入巨魔士,由我直接统辖。
另,命凌操之辽东海军加紧打造五牙战船,随时准备出兵作战。”
这一系列的命令,让陈宫等人不由得愕然。
乞活军的番号取消,倒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如今这乞活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人,实力太过恐怖。
取消乞活军,另组三军……至少会刷下去二十万人的兵马。
而这二十万人于望北郡而言,却是非常有利的补充。
望北郡地广人稀,增加二十万人口,将能缓解这一情况。
倒是把三韩郡直接纳入承明殿治下,却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不设州,而直接管辖……这又算什么呢?不过,贺齐治理三韩的话,以其手段,当没有问题。
陈宫等人先是疑惑,但很快就同意了下来。
承明殿外,已夕阳斜照。
董伸了一个懒腰,笑着对众人道:“诸公,今天是我那两个野小子回家,不如随我一同回府用膳?”
董口中的野小子,是董朔和董宥二人。
三韩战事结束,青年近卫军地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各将领的子嗣,将随着乞活军地重组而纳入三军序列之中。
不过,有一些人却是没办法的安排的……比如董的两个儿子,比如典韦地两个儿子……所以在大战结束之后,董朔董宥,典存典见四头小老虎,都回转长安。
这四头小老虎在三韩创下了好大地名头。
四个人全都是用锤,被董戏称做四猛八大锤,而青年近卫军中,却称这四人为四猛虎。
金虎典存,一对八棱紫金锤,重一百八十斤。
银虎典见,一对梅花亮银锤,重一百八十斤。
铜虎董朔,一对青铜锤,重二百四十余斤;铁虎董宥,一对压油镔铁锤,重达二百八十斤。
如今四猛八大锤回转长安,董典韦自然要摆下酒席。
就在大家准备离去时,突然间就见董冀骑一快马来到承明殿门口,大声道:“父王,汝南急件,有要事禀报。”
董等人不由得一怔,疑惑的相视一眼。
汝南,又出了什么事情?
董冀急急忙忙的冲进了承明殿中,将一份公文呈上,“父王,汝南急件。
温侯在汝南斩了张白骑。”
第四六五章温侯(三)
吕布不是在南阳吗?
怎么突然跑去了汝南,还干掉了张白骑,这不是帮着曹操,和刘备对着干吗?吕布想干什么?
非但是董想不明白,就连那受益人曹操,也想不明白。
不过不管吕布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对于镇守在许昌的荀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吗?”
贾诩懒散的坐在榻上,笑呵呵的看着前来向他请教的董,摇着头说:“我看也不尽然吧。”
董道:“军师此话怎讲?吕布在汝南出击,袭扰刘备的粮道。
若不清剿吕布,关羽必然不敢进入颍川。
公台说,若这个时候曹仁能配合吕布的行动,不但可以获得喘息的时间,说不定还能做出反击,甚至将汝南夺回……唔,不过这样一来,对我们而言却不是个好消息了。”
贾诩笑得更加诡异!
“公台此言虽善,不过却少算了一件事情。
千岁无需担心,不需旬月光景,关羽必入许昌。”
董忙问:“还请军师解惑。”
“曹操,枭雄也……其性多疑,不会轻易信人。
莫忘记了,当年南荣只漏了一个编号,曹操却大兴牢狱,几乎把许昌所有的人都过了一遍。
加之他又经历过兖州边让之乱,伏完之祸,也就变得更加多疑。
连身边的人都无法相信,他又怎么可能会相信吕布一反复之辈?”
董忍不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贾诩的说法。
贾诩接着说:“至于曹仁。
地确是个将才。
但也只是将才,而非将将之帅才。
此人于细微处的筹谋并不差,但是在大局上,却欠缺甚多。
最重要的是,曹子孝这个人的度量有些小……这个人属于睚眦必报之辈,当初在征羌时。
他可以眼看着刘晔失败而不援手,足以为证!
若督战汝南的人换一个。
比如夏侯渊?也许会出现另一种局面,但是曹仁……不是关羽的对手。”
董不禁沉吟,片刻后说:“如此一来,吕布岂非……”
“或有危险。
但以温侯之勇。
若想活命,绝无问题。
主公若想解救吕布,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