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代十国往事 > 第29章 高骈治蜀

第29章 高骈治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短陌钱”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故而一直沿用到了民国初期。因为金属货币(如铜)存在金属产量的先天限制,流通量存在着不可突破的天花板,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方便携带等缺点。

直至纸币的大量使用,“短陌钱”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只可惜古代的中国人并没有把金融问题提炼出来,没有把金融作为一项单独的学问。经史子集,罕有金融一席之地。

而高骈,更不可能洞察其中深邃的道理。他只知道,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一千文就是一千文,八百文就是八百文,怎么能用八百文当一千文呢?想骗人?门儿也没有!给我改!

废除“短陌钱”的,高骈不是第一个,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就曾下诏废除“短陌钱”,规定必须使用“足陌钱”。其结果是适得其反,人们纷纷藏匿货币,进一步缩紧了市场流通性,货币急剧紧缺,以至于到了后来,人们用35文当100文,比之前更短了。

历史已经为高骈提供了前车之鉴,使用粗暴的并且与客观趋势相悖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只会让市场形势更加恶化。

然而高骈还是重蹈了覆辙,一夜之间就把西川地区的经济搞崩溃了。

用现在的话说,西川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全线崩溃,一夜之间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人为造成了通货紧缩,西川经济重回史前文明。

西川经济大萧条,百姓们基本的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人情窘迫,“钱荒粟帛贱如土,榷峻茶盐不成市”。

高骈又采取了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妄图继续用行政手段强迫经济回归正轨,异想天开而又粗暴无情。

经济危机使得巴蜀人民怨声载道。

当地还有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上一次(870)南诏入侵的时候,前泸州刺史杨庆复为了抵御南诏而招募敢死队,凡是加入敢死队的,一律破格提拔,并给予相应待遇。这才募集了一批勇士,拼死保卫成都,并最终取得了成都保卫战的胜利。

而高骈到任后,收缴了敢死队的委任状,取消了他们的职位待遇。理由是财政紧张,府库空虚。

人家当初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九死一生,才换来的待遇,这是朝廷官员的承诺,代表着政府,是合法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