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代十国往事 > 第29章 高骈治蜀

第29章 高骈治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陌钱”又作“百钱”,就是一百文钱(铜钱或铁钱),十个“百钱”就是“足陌”,也就是一千文。“足陌钱”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叫法,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一吊”、“一贯”。

在当时,民间交易多用“短陌钱”,即以不足一千文当做一千文来用。

乍一听似乎是商业欺诈行为,其实不然,这是中国古人智慧的高度体现,完美解决了一个金融难题。

高骈显然是金融领域的小白。下面我们将做简单分析,帮他认清自己的错误。

其实“短陌钱”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不足。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市场上缺乏足够多的货币,无法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匹配。注意,不是缺乏购买力,而是缺乏流通货币。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钱荒”、通货紧缩。

“钱荒”也不是现代金融新生概念,早在北宋,大臣们给皇帝的上疏中,就已经把这个问题叫做“钱荒”:

“钱既难得,谷帛益贱,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跟现在的“钱荒”是同一个概念。

从古至今,这都是困扰人类的一个永恒难题。而古代中国人的高度智慧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堪称完美:创造虚拟货币。

现在流行的“区块链”、“虚拟货币”概念,都是炒冷饭,中国人早在汉朝就将其应用了。

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大家约定俗成地承认“短陌钱”,共同规定一个比例。例如“八十为百”,用八十文钱当一百文钱使用,凭空创造出二十文的流通货币。如果二十文还不够用,那就创造三十文,即“七十为百”。

这种“虚拟货币”的广泛流通,得益于官方认可。政府为其背书,在税收、发放俸禄等环节也认可并使用“短陌钱”。

例如在唐穆宗时期,就规定用920文当一千文来用。到了唐武宗时期,更是明文规定,凡是超过五千文的大宗商品交易,只能付一半现金,另一半则用匹帛代替,以行政干预的手段,强推“短陌钱”。

“短陌钱”也就成了合法的“虚拟货币”,有效地缓解了“钱荒”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紧缩的金融难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