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大唐探幽录 > 第291章 越王

第291章 越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阿弦道:“我要带他离开城里。”

这些人道:“难道是想一走了之吗?”

那妇人也哭道:“快把儿子还给我!”

崔晔在旁看到这里,眼神微变:“阿弦,到底怎么了。”

阿弦已将车夫赶了下去,她看看车厢里脸色发黄的孩童:“阿叔,你别跟着来。”又指着拦在车边的其他人道:“都让开。”

那些流民只以为她是歹意,正在闹中,几个官差闻声而来,流民们便把马儿伤人之事,阿弦却要把人带走等等说明。官差便对阿弦喝道:“干什么,还不把人留下,好生赔偿医治呢?”

阿弦见人越来越多,急得冷汗落了下来:“不能留!他得了时疫!”

这一句,却好似奇异的咒般,除了那孩子的母亲外,原本围在身旁的差人,流民,以及看热闹的路人都齐齐后退三尺远,只显出了一人,他仍立在原地未曾动过。

阿弦望着崔晔:“阿叔……我先带他出城,你千万别跟来。”

崔晔默默地看着她:“你想怎么样?”

阿弦道:“他……”她忍住心里将说出口的话,只道:“总之不能让他留在这里,多呆上一会儿,只怕更多一份危险。”

那孩子的母亲叫道:“求你带我一块儿走!”

阿弦点头,她便忙爬上了车。

这时人群中有人叫道:“不错,我就说着小贼像是有病的,快点把他弄走!千万别再叫他回来了!”正是先前把孩子踢到马前的那人。

阿弦道:“方才这孩子也碰到你了,难保你没事。”

那人目瞪口呆,周围的人却都“呼啦”一声,离他远远地。

那人大惊,忙道:“没有!他并没有碰到我!我发誓!”

阿弦道:“既然他没有碰到你,你做什么把他踢了出来,导致他身受重伤?”

那人语塞。

阿弦不理他,只又看了崔晔一眼。

终于不再多言,马鞭一挥,赶车往外而行,前方众人自动让开一条路,任由她扬长而去。

---

剩下这些人呆在原地,突然间,那被人指指点点的路人道:“那个孩子既然有病,那么这些人呢?县令大人应该顺势把他们一并赶出去!免得祸害整个县城!”

百姓们心中原本就有对时疫的恐慌,方才又见阿弦带走了那孩子,不禁越发张皇,听了这两句挑唆,便都红了眼道:“说的对,快把这些人赶出城去!”

官差们起初还能镇压维护,但群情激奋,竟无法相抗,

正在乱作一团之时,忽地听见一个声音道:“都静一静。”

这声音并不大,但却仿佛恰好地钻入每个人的耳朵,就像是在耳畔所说一样,刹那间,现场迅速地鸦默雀静。

崔晔走前一步,问公差道:“贵县大人呢?”

公差们早见他器宇非凡,知道非富即贵,便恭敬道:“我们大人今日有事正在城外。”

崔晔道:“此处这许多流民,可有安置之所?”

“有,不过已经人满了,容不下。”

崔晔道:“我方才经过前街,发现有一座寺庙非小,可以跟寺僧商议,暂时做容纳之所。”

“这……”公差们有些为难。

旁边有个百姓低声嘀咕道:“那是越王殿下亲许过香火的宝宁寺,如果让这些龌龊的人进去,弄脏了清净寺院,怕不就是死罪?”

公差也道:“我们县老爷先前倒是想过,但也是碍于这一节,如果开了寺庙,只怕越王殿下日后知道了会不高兴。”

崔晔望着缩成一团的十数个流民,对为首的一名公差道:“请过来叙话。”

那捕快忙上前,崔晔在他耳畔低低说了几句,公差脸色大变,忙后退一步,拱手行礼:“不知道是天、天……是您……实在是无礼了……”

崔晔道:“你就照我说的去做,若越王殿下迁怒,就说是我命你如此。”

“是是!”

捕快唯唯诺诺,忙吩咐手底下人,叫即刻带着这十几个流民,以及先前那些无处安置的众人一并前往宝宁寺。

在场的百姓们都不知如何,还不肯相信,远远地跟在公差身后追看。

公差们来到宝宁寺,那寺庙的沙弥见簇簇拥拥来这许多人,不知为何,忙请监寺。

那监寺起先还皱着眉头,好生不耐烦地想要赶人,待听了公差交代,当即变了脸色:“你说、是崔……”

“是。”公差道,“若不是那位大人,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来。”

监寺道:“稍等,我入内告知方丈,再做决定。”

当即这监寺进到寺庙,同方丈说明原委,不多时,便出来道:“我佛慈悲,方丈命僧人们紧急腾出了二十八间僧房,速速把人安置进来吧。”

那些围观百姓见状,这才心服口服,流民们见有地方可以栖身,竟还是在这极圣洁干净的寺庙里,和尚们又开始紧急准备粥饭衣物等,一个个也念诵阿弥陀佛不已,觉着再生有望。

眼见官差们将流民都一一安置在宝宁寺中,又派了大夫前往查探看护,有崔晔背后坐镇,一切都井井有条并未再生什么骚乱,比县令在城中主持的时候更加妥帖数倍。

事情都在掌控之中,崔晔才欲出城。

正有流民因知道是他出声发话,才得以来寺内安身,便纷纷跪谢。

崔晔本正要走,见状心中一动,便止步,因说道:“大家不必谢我,要谢,就谢当今陛下跟越王殿下就是了。”

在场之人面面相觑,不知他为什么这样说。

崔晔道:“陛下甚是关心时疫跟百姓们的安危,已三番两次命御医院加紧研制药物,也正在跟三省六部商议,不日就会派人来相助大家度过难关。而开放宝宁寺让你等安身,也是越王殿下的意思,越王殿下跟陛下是一条心,你们都是越王殿下的辖地之民,殿下自不会抛弃你们于不顾。”

百姓们受尽磨难,本已对朝廷颇有怨言,如今听他说的如此,不觉都信了,有的人甚至落下泪来,朝上拜谢,口称“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越王殿下千岁”等。

崔晔见已经传述了该说的,这才出了宝宁寺,也不上车,只骑马往城外赶去。

---

且说阿弦跟崔晔分头行事,赶车带着那害病的孩子和他的母亲飞速出城。

只听得车厢中孩童的母亲哭道:“公子,您是怎么知道小郎害病了的?他到底有没有救?”

阿弦无法回答。

原来,先前街头,在阿弦抱起那孩子的时候,眼前忽然见到这孩子发病垂死的模样。

当时在这孩子周围,也都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人,一个个脸色铁青,眼神呆滞,却也正是发病之态。

这种时疫,起因却是水患引起,从人体内滋生。

一旦发病,体感高热不退,内里五脏六腑却极冷,这样极冷极热的激荡之下,人的经脉血管会变得极为脆弱,是以会产生无故流血之状,很快心脉也会被摧毁无救。

最离奇的是,不知如何感染,有的人甚至并没接触过发病者,也同样被传染到。

所以阿弦在发现了这孩子是个即将发病之人后,绝不敢让崔晔靠近。

阿弦毕竟并非大夫,对医学脉理等一窍不通,之前以为这孩子被马儿踏伤,还想让崔晔帮看,何况如今她所知的也并非好事,又怎能回答这位母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