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姽之婳 > 作品相关 (4)

作品相关 (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镇国公和长孙荣最后是笑着离开定国公府的。

不过等镇国公一回自己家,忍了一路的怒火就直接爆发了。

谢宁听完了前因后果后,犹豫了一下,却还是将明远侯的帖子拿了出来。‘

“父亲,这是赵侯爷的帖子。”

镇国公发了一波怒火,心情稍微好了那么一丝丝,听了谢宁的话后将帖子拿过来一看,目光停在了帖子最后的私章上。

他面沉如水,思考了一会道:“去个人,给明远侯府说一声,晚上我扫榻以待。”

辰叔听后微微欠身行礼,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谢宁脸上闪过一丝忧色:“父亲,听长孙大人的意思,陛下似乎想要整顿军务,您这时候答应见赵侯爷……”

镇国公冷笑起来:“傻丫头,你知道明远侯的别称是什么吗?”

谢宁一愣:“女儿不知。”

“赵明在从军前可是乡下一屠夫,入了伍当了将军,也不改屠夫本性,所以别号赵屠夫。”

镇国公的语气很淡:“看吧,他那两个脱离了主家的部曲能不能安然被押解进京,还是一回事呢。”

谢宁闻言悚然一惊。

镇国公看了谢宁一眼,他说:“晚上我和赵屠夫说话,你来倒酒。”

他说:“是时候学一学如何与朝堂上的恶棍们斗智斗勇了。”

谢宁:“…………”

傍晚,镇国公在大门处迎接做客的明远侯。

明远侯虽然送的是私章拜帖,可是他来的时候并未做过多掩饰,但凡关注盯着镇国公府的人都会知道他来见镇国公了。

明远侯赵明今年五十有三,却一点看不出老态,反而精神抖擞。

他身材魁梧,气势不凡,脸上满是横肉,下巴上的络腮胡支棱着炸开,铜铃一样的眼睛若是瞪圆了,看着颇为可怖。

他看到镇国公后哈哈大笑,声若洪钟:“劳烦老弟等我了,哈哈哈哈。”

镇国公同样在笑:“这是应该的,快请进,请进。”

明远侯和镇国公的岳父同朝为官,理论上来说镇国公的确算是明远侯的晚辈。

不过要说满朝武将中,倒也的确只有镇国公最得圣心,不管是个人实力还是武略战功都傲视群雄,即便是明远侯也要说一个服字,所以大部分开国勋贵武将见了镇国公,都不会用年龄和辈分说事,顶多托大称呼一句老弟。

镇国公请明远侯入内就坐。

明远侯赵明四下看了看,这里是一处小院子,他们坐在廊下中庭的石凳上,四周空荡荡的,种植着花木和竹林,透过层层的窗棱,明远侯甚至能看到这出院落的白色外墙。

他啧啧道:“这就是陛下给造的宅子?景色不错。”

空荡荡的看着也安全,不惧人靠太近偷听。

镇国公嘿嘿笑:“马马虎虎吧,这边再好看,对我来说还不如多开几个跑马场,我从北疆带回来了几匹好马,府里的马场太小了,还连着训练场,连跑马的地方都不够。”

明远侯听了笑的不行:“这话要是让陛下听见,非得拿镇纸砸你的脑袋不可。”

镇国公耸肩,他一脸无所谓地说:“又不是没被砸过。”

就在此时,谢宁端着盘子过来。

看到谢宁,明远侯眼睛一亮:“这是你家的宁丫头吧?这么多年没见,都是大姑娘了。”

谢宁换了一身利落的黑色男装,长发扎马尾,不施粉黛,眉宇间英气勃勃,和明远侯的女儿们感觉截然不同,他一看就喜欢上了。

明远侯在怀里摸了半天,扯出了一个袋子,他上下打量了谢宁一番,摇头道:“家里婆娘非让我带这个当见面礼,要我说还不如送你一根软鞭呢。”

作者有话要说:想要看具体的可以去翻14年那本等我为皇。

敲黑板,纯爱预警。

☆、密谈

明远侯一眼就看出来谢宁和京中其他人家的女儿不同,这明显是当小子养的。

早知如此,他就不带什么女儿家的首饰了。

谢宁笑眯眯地将盘子放在桌子上,认真地对明远侯行礼。

行礼后她接了明远侯的见面礼,看也没看,直接塞怀里了。

她并没有退走,而是站在了镇国公身后,笑着说:“不管是什么,只要是赵伯伯送的,阿宁都喜欢。”

明远侯挑眉,他看了看谢宁,又看了看镇国公:“你想这丫头留军中?”

镇国公从盘子里拿了两个杯子,放在两人面前:“若是能行,陛下和太子用着也安心;若是不行,那就谋个出身,嫁人了也有分量。”

明远侯闻言叹了口气,他拿起酒杯,谢宁很有眼色地上前为两人倒酒。

明远侯说:“你这话在理,如今陛下越发威严,再不是当年了。”

明远侯和镇国公两人对碰了一下,举杯都喝干了。

明远侯说:“敦煌那边的路子不得不断了,但是尾巴总要收拾干净。”

镇国公挑眉:“弘毅侯没意见?”

阳关附近的互市走私最大的利润就是茶叶和马匹,而要说茶叶,自然是蜀中和江南出产最为优质。

弘毅侯的妻子出身蜀中,这些年的茶叶走私多赖弘毅侯打点,当然份子钱自然也有弘毅侯的一份。

明远侯嘿嘿笑:“他能有什么意见?天下七大军区,各大都督都插手了走私,每个大都督手上走私的线路最少三四条,已经连成一片了,陛下就算要收拾咱们,一时半会也不会真动手。”

谢宁在一旁听的是心惊肉跳。

她是万万没想到边疆各大战区的将军都督们全都合伙了?!

那、那自家呢?

谢宁人忍不住盘算起来,别处她不清楚,最起码北疆皮毛和南海海运走私肯定有自家一份。

镇国公叹息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咱们终归是陛下的臣子,吃相不能太难看。”

明远侯点点头:“道理大家都懂,但骤然减少来钱的路子,我心里终究是不爽的。”

镇国公垂眸,他盯着手中的酒杯,心道来了。

陛下要整治军务,将边疆国土收归朝廷治理,扩大税收,以增国库。

说起来楚朝立国四十多年,基本没增加过赋税,相反为了百姓生活安定,还不得不减免赋税,鼓励生育人口,缓缓恢复国家经济实力。

此前宣明帝那一朝之所以对驻边大将擅自出兵一事忍了下来,除了因为开疆拓土的不世功绩以外,还在于出兵的大都督们都很有眼色的没问朝廷要钱,同时还想办法劫掠他国以富国库。

这一笔钱在帮助朝廷安抚百姓,建造各种民生工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而且大都督们自己捞钱赏赐下属,也为国库省了一笔奖赏钱财,也算安定了将士之心,不会因军饷不足而发生哗变的状况。

但是随着帝王更迭,重景帝上台后,这位皇帝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人口增加,百姓逐渐富裕起来,国家开始恢复。

这种时候,驻边大将之前的妄行自然需要遏制,不可能再姑息。

可是被养刁了胃口的将军们会收敛吗?

不说其他人,就说镇国公自己都舍不得。

那要怎么办?

明远侯赵屠夫笑眯眯地说:“朝廷在休养生息,吐蕃同样如此。”

“老弟,你最近有收到吐蕃兴兵的消息吗?”

镇国公听后哈哈大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