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姽之婳 > 作品相关 (4)

作品相关 (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没机会深入学习,空余时间都用来背书了!

小孩记性极佳,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但多读几遍就能熟记于心。

而且小孩和他名义上的姑父实际上的爹比起来,简直太有礼貌了!

林晞小时候长得还可爱,嘴巴也甜,长孙荣最开始收林晞只是迫于镇国公的压力,时间长了,长孙荣就觉得……哎,收这个徒弟也挺好的。

而且长孙荣收了林晞当徒弟没多久,镇国公这个大土匪就被重景帝打发到边疆四处巡查了,没了老子在眼前晃,长孙荣怎么看林晞怎么觉得顺眼。

于是长孙荣就选择性地忘记了林晞他那个无赖爹,开始好好教导林晞。

林晞也没辜负长孙荣的期待,收徒不过一年,林晞就考中了童生,又三年考上了秀才,如今在国子监读书,很为长孙荣长脸。

长孙荣的学生有很多,今日告御状的那个算是林晞的师兄,也是长孙荣比较喜欢的一个学生。

消息一传出来,长孙荣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思考了许久,打听了林晞请假回家,掰着指头算了算时间,这老头索性直接去了定国公府。

诚如他所想,镇国公还真就在定国公府,被长孙荣堵个正着。

因镇国公回朝,林晞这两日请了假,不在国子监,自然也不知道国子监的同窗干下了大事。

林晞听说老师登门时还很开心,他是知道自家父亲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些僵,如今俩人阴差阳错在定国公府遇到了,那若是能从中缓和几分,岂不美哉?

林晞想的挺好,等他将长孙荣请到正厅,奉上茶,长孙荣一开口,林晞才知道外面出大事了。

林晞还是读书的年纪,镇国公黑着脸直接将林晞撵了出去,关上门,开始和长孙荣聊天。

长孙荣的意思很简单,他希望镇国公出面,压一压明远侯,将他那个可怜的徒弟从牢狱里捞出来。

镇国公气乐了,他大义凛然地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长孙老头,这种事难道不应该去找大理寺卿吗?”

长孙荣只说了一句话:“阳关外寿昌互市上缴的税额增长缓慢,存有猫腻,陛下有意重整西北之地,否则陛下何须将您调回来?”

镇国公听后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长孙荣前半句话没说错,重景帝的确想搞一搞西北,但将他调回来和搞西北可没关系!

他是没打算再回边疆的!

“敦煌郡守不过是明面上的替罪羊,当年明远侯和韩泾侯将西北边界线向外拓展,西域硕大版图全归楚朝所有,但有鉴于西域文化和习俗的特殊性,朝廷往那派遣的官员很少有能留下来的。”

长孙荣慢吞吞地说:“不得已之下,朝廷遂定了权宜之策,要求打下疆域的将军们便宜行事,先行处理当地政务,三年后才交归于国。”

“可即便驻守的大都督们将政务还给朝廷派遣的官员,前几年的税收依旧有大部分被大都督吞了,直到这几年才慢慢有了起色。”

长孙荣盯着镇国公的脸色,一字一句地说:“作为开创了不尊上令而出兵他国,夺取了九真、日南之地的谢公爷,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局面,您难道打算袖手旁观吗?”

镇国公闻言猛地看向长孙荣,脸上惯有的大咧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深沉。

镇国公心里很郁闷。

说起来楚朝的将军都督们全都胆大妄为,然而开创不尊上令之先河的,当属镇国公。

☆、丰功伟绩

镇国公曾驻守交州,某年某月某日,桂林郡的某些商人和隔壁邻国林邑国的商人起了商业纠纷。

镇国公当时还没封爵,只是统帅三州军务的副都督。

对,他还是个副的,正都督还不是他!

真正的交州都督是如今恨不得将镇国公抓回去干活的弘毅侯吴老侯爷。

听说下辖的商人被邻国欺负,本质上是土匪的谢都督毫不犹豫地直接带着人打了回去。

恰好当时吴老侯爷想要告老还乡,琢磨着还朝的事,觉得要是打胜仗了,宣明帝也许会将他调回去,就暗搓搓地同意了镇国公的做法。

林邑国立刻遣使臣入楚,想要找当时还在位的宣明帝告状。

镇国公知道这事后气坏了,什么?林邑国的人说他擅开国战?还说他带着人攻破了林邑国的边防?

镇国公一狠心,他辣手干掉了使臣,然后直接带着兵冲入了林邑国。

不是说他开国战吗?那他就真开了!!

林邑国没想到镇国公如此胆大狠辣,等回过神的时候,镇国公一路长驱直入,耗时三个月,居然将林邑国灭国了!!

宣明帝接到战报时目瞪口呆,根本没缓过神。

前脚刚接到消息说镇国公胆大妄为,擅动兵马,后脚就收到了镇国公送来的八百里加急,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楚朝疆域再度扩大啦~

宣明帝作为楚朝的第二位皇帝,还保有着开疆拓土的意识,对这样的丰功伟绩还是很在乎的。

而且镇国公洗劫了林邑国,他将大批财物往国库里一放,再献俘于太庙,宣明帝的怒火自然消失的一干二净。

最终宣明帝并未处罚镇国公,只是削了他一顿,将他调回京城,去兵部当代理的兵部尚书了。

镇国公此举可谓是给所有驻守边疆的都督们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明远侯和韩泾侯派兵冲入吐火罗,将西北边界线延伸扩大,就是镇国公带坏的。

结果边疆都督们热衷于对外扩张,宣明帝当政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十年不到,可是楚朝不断对外动兵,版图扩大了四分之一。

宣明帝最后因zhèng • biàn而亡,凭借着多了四分之一版图的疆域,还得了个武皇帝的谥号,也不知道开创楚朝的楚太祖泉下有知,心情会是何等的复杂和无语了。

如今风水轮流转,当年镇国公在边疆浪的无比开心,十多年后,后遗症出来了。

要说互市的猫腻,镇国公心里格外清楚。

因为他自己在南疆和北疆就干过类似的勾当,甚至现在南海上最大的一股海贼势力还是他支持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他一份子!

否则镇国公哪里来的钱去包圆一个书院的开销?

镇国公沉默了很久很久,他没说话。

长孙荣同样没说话。

镇国公是当今重景帝潜邸重臣,甚至镇国公还曾多次救了重景帝的性命,可以说是整个楚朝最得帝心之人。

如果镇国公插手此事,想必明远侯一定可以安然脱身。

但若镇国公真的这么做了,他同样会损耗在重景帝心中的情分。

镇国公出身边疆孤儿,没有家族支撑,妻子同样病逝,岳父家定国公一门也开始走下坡路,可以说他一身荣辱都寄在重景帝身上。

只要让镇国公明白,他这么做会影响重景帝对他的态度,想必镇国公就会为之自己的学生缓颊一二。

长孙荣对于说服镇国公还是很有把握的,因为他清楚这位国公爷看似粗鲁大咧,实则心思缜密,思虑周全,是个明白人。

事实也正如他所预料,镇国公最终只说了一句:“我赋闲在家,这些事和我没关系。”

长孙荣几乎要笑出声了,他笑眯眯地说:“谢公爷干脆果决,老夫佩服。”

他转而说起林晞:“晞儿这些年读书越发进益了,他今年虚岁十六,老夫教养他这么多年,看他长大成人,心中颇感欣慰。”

镇国公抬眼看长孙荣。

他的眸光很黑很亮,仿佛一头冷静打量猎物的狼。

长孙荣被这样的眼神盯着,心里忍不住发憷,不过他好歹也是两朝元老,心理素质颇稳,面上依旧笑眯眯的。

“晞儿十六岁了,该说人家了,虽说谢公爷将晞儿过继给了林家,可他终究是你的儿子。”

镇国公一愣,脸上表情略微好了一些,他道:“男子汉大丈夫,功名利禄皆无所成,何以为家?他还是继续读书吧。”

长孙荣笑了笑,他话音一转:“既然谢公爷暂时没结亲的想法,那是不是该给晞儿取个表字了?”

他提醒镇国公:“晞儿也是秀才了,出门在外交友,同窗年岁大多长于他,称呼之间总是直呼其名,颇为不妥。”

男人只有成亲了才算是长大,若是一时半会不打算成亲,也要取个表字,以表尊重和谦逊。

镇国公面色一肃,长孙老儿这话在理,他说:“我一军伍之人,懂什么表字好坏,表字的事就拜托您了。”

长孙荣莞尔,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的很是满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