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村口烫头年师傅 > 1、第1章

1、第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程茜垂着脑袋不说话,嘴里虽然依旧哭哭啼啼,但情绪已经没有电话里那样激动,或许是人到了大马路上,众目睽睽之下,发挥毕竟有限。

她很是忧郁地吸了吸鼻子,一边往巷子里走,一边拉着年晓泉倾诉:“我知道,我现在心里乱的很,只想找个人说一说话。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没有主心骨了。”

程茜这话说得楚楚可怜,气质好似菟丝花一朵,可就在四年前,她也是能手拿菜刀、追着白宴砍上好几里的风流人物,只可惜如今英雄气短,持刀的侠士一朝耽溺爱情,婚姻的琐碎把她变成了这样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两人一路无话,手挨着手,肩靠着肩,只能慢慢踱着步子往“老杨理发店”那头走,一路上遇见不少上前打招呼的人,都是曾经照顾过年晓泉的街坊邻居,有一阵时间没见到她,很是热心的过来问她的近况。

年晓泉不是土生土长的潭城姑娘,但她在这里打拼多年,金锣巷对于她这个外地人而言,也已经算是半个娘家。

当年年晓泉进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这家“老杨理发店”做学徒。

“老杨理发店”那时还不叫这个名儿,它甚至没有招牌,二十平方米的地方,只有一个大门朝西开。

客人来了得等座,人来人往多是熟客。店里提供泡了茶的印花搪瓷杯,偶尔也有花生米,一屋子街坊邻居聊起天来,你一言我一语,话题天南地北,轻不牵涉各自短裤内衣的颜色,重不问候对方记忆中凶悍的老母亲,家国天下事,话头一起,总能得到两句附和,似乎在这里,不管是批判谁家不爱洗碗的老头,还是同情哪个又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国家,都会显得很有参考性。

“老杨理发店”那时的店主老杨是这一片街区的剪头技术骨干。

老杨平时喜欢分析国际形势,偶尔也下象棋,年过七十收了年晓泉这么个徒弟,就又多了个跟人炫耀自己“后继有人”的乐子。

他的妻子郑老太太是当年把年晓泉从车站捡回来的人。

郑老太太年轻时是工人,一辈子热爱劳动,嫁给老杨之后,成了金锣巷的风纪检查员以及吵架委员会会长。

老太太在金锣巷江湖地位颇高,一片街区的婚丧嫁娶都与她有关,前后忙碌几十年,男同志见到她下意识都要搂紧裤腰带,如果不是后来查出恶性肿瘤,她不得不退出江湖,年晓泉兴许还能被她培养得更像样一点。

年晓泉跟着老太太来金锣巷时刚满十七。

老太太把她当半个孙女养活,一个月开出工资六百多,包吃包住。

年晓泉住的地方在小店楼上,一间五六平米的杂物间,左边一张木板单人床,右边一张樟木小桌,推开窗是后巷豆腐西施的吆喝,关上窗是对门小姑娘练习二胡的靡靡之音,间或带上几声小夫妻的争吵,抑扬顿挫,是夹杂英文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