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和离?呸! > 66【六六】红药桥(下)

66【六六】红药桥(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又或许,他根本没有想会去用到这把琴,又或许,这把琴并不是送给……

但他又有什么立场和理由替赵偱准备这条后路?何况赵偱亦根本不会去走旁替他铺好的路。

有时候太了解并非好事,一旦过了头,诸多猜想均会被自己一一推翻,反倒毫无头绪,独自苦恼。

又不知过了多久,孙正林已然有些微醉,一旁自顾自地说着胡话。

成徽一旁道:“连永,可以将的手给么?想离京前,再替看一次手相。”

迟疑了会儿,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摇了摇头,微微苦笑道:“这会儿即便说得再准也记不住,恐怕是喝大了……还是别看了。”

说罢又喝了一口酒,对面的孙正林已安安静静趴石桌上,完完全全醉倒了。

有一句没一句地与成徽聊着,月亮都移了位置。伏石桌上,最后看了一眼院中一株苍翠的松柏,便闭了眼。

从未玩过假醉的把戏。心中太过清醒,各种感觉反倒灵敏了起来。

夜风是真冷,身上一点点残存的温度逐渐散去,冷风刮过,便似周身泡冰水中。万籁止息,若不是太冷,兴许就要睡过去了。

过了许久,成徽轻声道:“连永,醒一醒,这里不能睡。”

微微动了动,却仍旧是闭着眼。其实醉这历历月光下也未尝不可,年岁越大,做事总要顾及太多,倒不如年少轻狂时,醉得颠三倒四,不知明日为何年。

陡然间,肩上多了条毯子。成徽似乎还喝酒,杯盏碰到石桌时,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声响过后,便是寂静无边的黑夜。过了会儿,便有脚步声渐近,察觉到有扶起来,仍是闭着眼不出声。

似是到了一处卧房,听到清细的交谈声,被扶着躺下后,又有小丫头低声说话。有掖好了的被角,关门声响起来,周遭倏地安静了下去。

然顷刻,便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房中坐了许久,即便紧闭着双眼,那朦朦胧胧的光线还是穿透了单薄的眼皮,眼前微微弱弱地亮着。亦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烛火倏地灭了,眼前一片漆黑。听到一丝动静,便悄悄睁开了眼。

清冷的月光透过窗纸打进来,那一身青袍已到了门口,清癯的背影显得有些单薄,又极其孤单。

——他是走出去的。

门被轻轻关上,投地上的光像是死了一般,动也不动。

屋外的风声渐大,看着那一堵门发了很久的呆。等再回过神来,夜却还是长得很。

不会再见,不会再见……

等回过神,屋门外突然响起咚咚咚的敲门声。一愣,便听得孙正林的声音传来:“连永别装醉了,赶紧给出来!”

连忙下了床榻,急匆匆地去开了门。孙正林浑身酒气地站门外,他看一眼道:“成徽走了……”

“走、走……?”心跳倏地停了一停,深吸口气,思绪还未来得及梳理,便被孙正林的大嗓门给打断了。

“想哪儿去了?!”他吼了一声,“是出了府!他要是想出城的话,现应当还没有到城门口。决定把他给追回来,老子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和他说呢。”

他一把拽过出了屋门,这才发觉管家就站不远处。

他斜睨那管家一眼:“真不晓得他们府里的怎么当差的,连个走了都不知道。”他又吼道:“给老子牵两匹马来!”

那管家应了声,匆匆就往西边跑。不多时便让家丁牵了两匹马过来,孙正林一把扯过缰绳,塞进手里:“左右这会儿也没处去,跟着走得了。”

他说话间就上了马,几乎没来得及思考,便也上马随他出了府门。

走了一段才想起来问道:“怎会知道……”

他蓦地打断,狠狠夹了马肚子:“等追上他再与慢慢解释。”

但成徽怎可能走得那么快……即便他是装出来的腿疾,即便是骑马,也毕竟才走了这么些时候而已……

然们跑了两个城门,均一无所获。从西跑到东,马均筋疲力尽。天空越来越亮,月亮逐渐淡去,天边泛着诡异的白。心跳越发快,快得都要飘起来。下了马,看一眼孙正林,喘了口气说:“想走一阵,或是歇一歇。”

他跳下马来,走身侧,又看看道:“哎,白忙活一场。早知道便不假醉等着看他站起来了,这下倒好,连句告别的话都没来得及说。”他从怀里摸出一个信封来:“他留给的,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了。但他既然说了不会再见,应当……就很难再见了罢?”

瞥了一眼那枚信封,也未接过来,低了头继续往前走。其实不见得,他那时不也说了不会再见,昨日却还是见了。

孙正林将信封重新塞回怀里,说道:“诶连永,说会不会是咱俩把他逼走的?”

倏地停下来,抬眼看看他,笑着摇了摇头:“左右都是自己的选择,对他来说,没所谓的。”

孙正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牵着缰绳闷头往前走。

此刻朝阳正好,天地灿然,西京城新的一天亦缓缓拉开面纱,无数事接踵而至,纷扰匆促,其实一刻也不会停。

——*——*——*——*——

接下来的时日越发漫长,每一天都过得乏善可陈,却很是煎熬。生西京,长西京,此时却只能窝一间小小的客栈内,每日听过往的客商说些七七八八的时事或旧闻。

专心致志等待赵偱归来,从孙正林那儿借来的书,都已经被翻烂。天气逐渐暖和,连翘来过两次信,说扬州春意盎然,很是怡,问要不要回去同住。

自然没有这个心思。西京的春天更熟悉,也更能与之亲近。再好的地方也终究抵不过故里的那一份熟稔和游刃有余。这里有熟悉的乡音,有熟悉的街道和景物,吃食的口味总是那般恰到好处。偶尔也会想,若是没有出这些事,终生都将耗这座城里。

那日提着一盒素糕饼,穿过长长的石板路,从朱角巷往秋水寺走。

天气正暖和,呼吸间就能捕捉到西京春日的熟稔味道。柳花熟,四处都飘着雪般的絮,许多都不落下来,只浮空中,像是有了灵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