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节 重要俘虏
不过,统计了一下最近几年出口到东方的各种设备后,连最固执的英国人也不得不相信,外交官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神秘的东方,这是各国政要心中涌现的最多一句,不得不暂时停止对远东瓜分的打算,至少要先拭探出汉军的真正力量再说,一旦汉军是纸老虎,各国不介意一起扑上去饱餐一顿。不过,显然前线传来一个个胜利的战报让他们失望。
虽然王韶不知道英法等国的打算,不过对列强的防备王韶一直没有放松,即使是北伐,汉军也不过出动十三个师而已,还有八个师留守,如果只是防止境内有人作乱的话,汉军已经推行警察制度,根本不用野战师,即使是防止清军对汉军进攻,差不多有四个师也足够了,另外四个师,则是用来应付突发事件。
有了多出来的四个师,王韶相信,足可以打消任何列强对汉军的不怀好意。
英国人向来不打无把握的仗,不会轻易动手,王韶担心的是法国人,法国人一向自信,象一只高傲的公鸡,眼下又刚刚击败俄国,正是雄心勃勃之际,未必就看得起汉军,说不定依然以为派个几千上万人就可以击败汉军,王韶虽然不怕,却不得不防。
潘起亮的战功,对另外两路汉军无疑是一个刺激,王亮功加紧了对南宁的进攻,整个南宁已经摇摇欲坠,随时有可能被汉军攻破,而山东前线各师齐头并进,对境内的清军横扫,若不是王韶严令各军暂时对济南缓攻的话,恐怕已有前锋部队抵达济南。
济宁,两队汉军笔直的站在城外,排成一个数里的长队,长队前头正是汉军第二师的师长陈亚林。
前方一股烟尘扬起,这股烟尘越来越近,接着是隆隆的蹄声传来,分明是大股骑兵接近的声音,奇怪的是包括陈亚林在内的汉军却依然一动不动,仿佛正在逼近的骑兵不存在似的。
烟尘越来越近,终于可以看清人影,来的大股骑兵衣服杂乱,除了马外,还有骡子,并不象什么正规军。
来的这股人马不是别人,正是张乐行所领的捻军,山东多骡马,捻军的正规军基本上是骑兵组成,经过回去路上的仔细考虑,张乐行还是决定接受汉军的条件,加入汉军,今天陈晋林列队在城外,正是迎接张乐行的到来。
来到离汉军前方数十米远时,捻军连忙止住了坐骑继续前进,张乐行带着自己的亲近部下翻身下马,来到陈亚林面前抱拳道:“草民参见陈大人。”
“张大人免礼,今天本官就不叫你盟主,汉王已经封张大人为骑兵旅旅长,从今天起,张大人就与本官同朝为臣。”
“多谢汉王殿下,多谢陈大人引见,只是不知这旅长是?”
“张大人,这旅长是介于师与团之间,每旅辖两团,汉王决定组建两个骑兵旅,张大人即是其中之一。”
对于张乐行的投靠,王韶无疑非常高兴,只是如何安排张乐行却犯了难,汉军正需要骑兵之时,如果让张乐行成为地方官简直浪费人才,只是为军官,团长给得太小,师长却有点高,最后才决定把旅的编制整出来。
张乐行顿时大喜,先前汉军条件苛刻,张乐行已经作好离开军队的准备,没想到会成为仅次于陈亚林的军官,是张乐行做梦也没想过之事,就要作势跪下,陈亚林连忙扶住:“张旅长,大汉不兴跪礼,以后只行军礼,即使是见了汉王也只需如此。”
“那怎么行,见了汉王老人家,卑职一定要下跪才行,只是可惜卑职这次没有能多带人马过来,只能带着本部人马前来,实在虽愧对汉王,愧对大人。”
原来张乐行回去将汉军招抚条件一说,各旗主顿时吵翻了天,谁也不同意如此苛刻的条件,认为汉军毫无诚意。
捻军在总盟主之下,设黄、白、红、蓝、黑总五旗旗主,张乐行自领总黄旗主,在无法说服其余四总旗主的情况下,张乐行只得自领总黄旗人马来投靠。
陈亚林道:“张旅长,人各有志,不必勉强,如果以后他们愿意来投,汉军依然欢迎。”
张乐行连忙又是道谢,与陈亚林并肩朝城中走去。
………………
感谢:生与爱的打赏!
新年第一更到,求月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