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节 李氏的对策
那名军官没有怀疑什么,也没有向李鸿章要钦差手令,这个时候从南门出城,不是向敌人投降,那就真是查探敌情了,堂堂的李翰林自然不会投降,顿时军官心中对李鸿章升起一股敬意,在大门打开时,军官还好心提醒道:“李翰林,若贼势离得太近,还请早回城,标下再为李翰林开门。”
“多谢!”李鸿章嘴里应付着军官,双眼紧盯着大门,看到大门开了一半,再也忍耐不住,打马从半开的城门出去。
出了城,李鸿章立即打马狂奔,直到数里之后,,他才慢慢放缓速度,把马头一偏,向西面而去。
张树声追上李鸿章的坐骑,问道:“大人,为何又往西面去?”
“树声,你以为我们真要去查探敌情,扬州已不可守了,若是留在城中只会困死,咱们这是回安徽。”李鸿章这才道出自己出城的用意。
“原来如此。”张树声等人很快反应过来,只是心中却还有一点疑惑:“大人,扬州城高墙厚,又有一万余兵马,即使本地兵和新募之兵无用,我看和大人的五千兵丁颇为精锐,我们又不知短毛实际兵马有多少,为何一口断定不可守?”
“是啊,大人,万一扬州守住了,我们这么离城而走,钦差大人追究起来,如何是好?”周盛波担心的问道。
“短毛火器犀利,直起事以来,攻无不克,从没有一座城能守十天以上,江宁、南昌、广州哪一座城会比扬州差,它们抵挡短毛又有多少天?如今短毛刚过江,前期攻城必定猛烈,我断定扬州守不上三日。”说完,李鸿章的表情变得沉重起来,感受到前途艰难。
“大人,若如此,短毛贼向安徽攻来,又该如何?”张树声有点失色的问道,其余两人脸色也不好看。
张家、周家都是壕强,自己修筑保垒,在当地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如今他们更是有了官身,如果汉军攻入安徽,必定对以前的秩序改变,未必容得下他们这样的豪强存在。
“其实,短毛贼也不是没有弱点可行。”李鸿章缓缓的道。
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三人顿时精神一振,齐声道:“大人,愿闻其详。”
“短毛贼火器多,而且军饷过厚,听说每名士兵每月饷银最低六块银元,高者可以拿到十二块,平均下来每名士兵仅军饷就要花费五至六两,加上伙食、dàn • yào补给等等,一名士兵一月所费银元不下十五块,换成白银就是十两。”
“这么高?”三人听得几乎要流口水,又是羡慕又是忌妒,他们组织的团练,即使是亲信家丁每人每月也只有二两饷银,再加上其他花费不会超过三两,短毛一名士兵的花费比他们三倍还要高。
“嗯,这是本官多方打探得到的数据,不会错。”
“大人,短毛待遇高,只会激起士兵效死之心,又和弱点有什么关系?”张树声还是不解的问道。
李鸿章脸上闪过一丝得色:“江南虽富,可是财富也不是无限,短毛给士卒待遇如此丰厚,军队不可能养太多,据本官所知,短毛正规军不过十五万左右。短毛兵少,要守住的地方却多,各个城池驻守兵丁必不会太多,若短毛进入安徽,我军只要避开短毛大部,对短毛后方城池袭击即可。如果短毛回援,我军再撤,短毛骑兵不多,难予追击,如此几次、精兵也会拖疲,若短毛头领明智,只有撤军之途。”
短毛军队数量到底有多少,对满清朝廷来说一直是个迷,前线将领因为屡战屡败,对汉军数目一再夸大,搞得咸丰和各个重臣更糊涂,有说三十万、有说五十万,甚至有说百万。
长毛只是占据一省,其兵力已经号称百万,短毛占了四五个省,要说兵力百万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大家都知道短毛火器犀利,兵力可能没有这么多,不过三十万总该有的。
只有李鸿章经过仔细研究,却断定短毛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兵力,提出短毛只有十五万人左右,事实上这个数目和汉军实际人数比较接近,单论正规军汉军还不到十五万,加上警察部队才差不多。
李鸿章这个结论却无人相信,即使是他的顶头上司吕贤基也是如此,还批评了他一通:你把短毛实力估计的如此小,让前线将领如何自处?
向中堂、曾大帅两人统领的军队差不多就超过十万,而短毛军队需要分守各地,如果短毛兵力真是如此少的话,一省兵力只有三万,两人却连一次象样的仗也没有打过,这不是直接骂两人无用吗?
不管别人怎么说,李鸿章都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为免得罪人,并没有四处宣讲。
………………
第二更。
月票好象又只差一票,这样压着太憋气了,大家谁还有月票?冲上去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