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新王朝 > 第9章 纵然声稚嫩,高山有回音

第9章 纵然声稚嫩,高山有回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学,相当于现在的皇家学院,类似于现在的最gāo • guān员培训学校。

能来太学就读的,大多是皇亲国戚的子弟,食禄二千石以上官员子弟也可以申请就学。还有各地食禄二千石以上王爷、地方官员举荐的年轻才俊少许,都有择选入学。

来此教授的,不是国中有名望的大儒,经学大家,就是朝中丞相、太书令、太傅等深具才华的儒家官员,各官员轮值轮授这帮学子。

大儒陈参精通《仪礼》,名闻当朝,亦授课于太学,任常驻太学的太学长。

那丞相匡衡,凿壁偷光的主角,精通《诗经》,当年也是来太学就朝政大事结合诗经文化教授一二,直到被贬,才由孔子的十四世孙、前太师孔霸之子孔光博士替代。

光禄大夫张禹,从施仇学《易经》,从王阳和庸生习《论语》,曾授太子刘骜《论语》,名闻天下,太学授《论语》。

经学大师刘向在皇家藏书禄光阁整理藏书,亦来太学授课《易经》,其子刘歆作为助教时常陪同父亲前来,与王莽、王邑、甄丰、平晏等人多有接触。

王莽、王舜、王邑等一帮皇太后、大司马之侄的子弟,自成帝刘骜继位起开始陆续就读于太学。

相较于其他叔伯兄弟渐露得瑟的形态,王莽尤其显得谦恭有礼,循规蹈矩。

王莽对同学和朋友有出乎众人意料之慷慨,每每会随带一些意想不到的小菜,如梅干菜,烤鱼干,茴香豆等等,拿出来共同分食。

其时太学规模不小,就学者一期多达百余人。

王莽沐浴更衣,带上山货和养生功法,开始往返于太学与陈家府邸,学习儒家经典,并传播养生手法。

太学学生大多属于青少年期,对官场上的险恶不甚明了,对社会上的政治、经济、礼仪等一知半解,从小到大大多受父母训斥约束,唯唯诺诺者比比皆是。

待进入同龄伴如此之多的太学,天性逐渐被释放了出来,在导师不在眼前的时候,叽叽喳喳的互相交流探究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畅谈一些朝中政事,各府所见所闻的风流韵事也多有流传。

各种各样的爱好专长在太学宽松的环境里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好黑白棋,有的好象棋;有的好诗文,有的好歌乐;有的好书法,有的好画画;有的好斗腿,有的好斗鸡;有的爱耍剑,有的好舞枪弄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