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登八宝殿,焕然一朝臣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农历五月,汉元帝刘奭在长安未央宫驾崩,终年四十二岁,随后葬于渭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12里处),死后庙号“高宗”,谥号孝元皇帝。
农历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
王政君由于夫君元帝过于倚仗宦官把持朝纲,久受宦官和太后外戚勾结弄权之气,身居皇后之位多年来凭子母贵还多有退让多有隐忍,才能明哲保身屹立不倒,常常暗叹没有给自家兄弟带去gāo • guān厚禄,深以为憾。
刘骜即位后,太后王政君觉得总算熬出头了,对成帝刘骜道:
“皇儿,自元帝继位以来,宠信宦官,逼死太傅萧望之,放逐儒臣,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断臂膀。皇儿务必加以整治,启用自家亲近之人,握回朝政大权,切不可学你父皇优柔寡断,任由宦官弄权,糊涂做事。“
“母后放心,皇儿经历几多波折,幸母后呵护周全,多受教诲,方登大宝。今当励志,重新布局,以振朝纲。”
刘骜信心满满,誓要除疾清碍,有所作为,当下和太后商讨了一些人选和朝政事宜。
成帝起用了为官多年的亲大舅阳平侯王凤,委任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秉政,与许嘉并立为大司马。
从此王家开始站上了权力巅峰。
随后成帝用明升暗降的办法,任命权臣石显为长信中太仆,让其离开了权力中心,丧失了实权。
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等人见势不可挡,联名上疏揭露石显及其党羽伊嘉等人过去的罪恶。
随之石显被免官逐回家乡,死于中途,其走卒也纷纷被免官。
成帝遵照先帝意愿,厚待他同父异母兄弟任诸侯王,让定陶恭王刘康回到封国定陶,封傅昭仪为定陶太后。冯媛尊为信都太后,暂与刘兴同住在上林苑中的储元宫。
史丹、许嘉等人因有功得以嘉奖,各有封赏。
史丹任左将军、给事中,备顾问应答参议政事。
王凤为排挤了能力强、名声大的冯昭仪哥哥冯野王,使人上奏称冯野王是国舅,不合适备职九卿。成帝准奏,依据品级出朝担任上郡太守,另外赏赐黄金一百斤。
不久,丞相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事发,司隶校尉王骏等告其“占地盗土自益”,被成帝贬为庶人。
考虑到先皇时期宦官与外戚勾结专权之害,成帝为平衡权力,任命王商为相。
王商的父亲王武是汉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马车骑将军,这也是一支活跃于元、成政坛上的外戚家族。
王商在政坛上稳步高升,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识见和能力,都不在王凤之下。
“毕竟王凤才是亲舅舅,朝事不决多问问大司马阳平侯。”
太后王政君几次三番这样的谆谆教诲,成帝想想也对,朝中之事就多让王凤作主操劳了。
成帝才十九岁的人,好玩的事都还没玩够,哪有更多的精力花在朝中大事上,朝事嘛过得去别出什么大乱子就行了。
大司马阳平侯王凤权势日盛,王家开始门庭若市。
王凤一些旧时交好之人如宗室大臣经学家刘向、左将军史丹、卫司马谷吉之子太常丞谷永等人开始来往频繁,射声校尉陈汤、京城名儒杜钦等人纳为幕僚。
王凤为巩固权势,大开侯门,广纳幕僚门客。只要有人引荐,一一登记收录,分别召见,择优收为门下弟子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