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12.9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格普哈特和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副主席谢尔比,首先发难,要求对布什在“”发生前一个月曾得到有关恐怖分子可能劫持美国航空公司客机的警告一事展开调查。
来自民主党的达施勒说,他对白宫曾接到有关劫机警告一事深表关切,并要求布什向国会通报他当时得到的情报内容。他说,在对此事下结论之前,必须首先对一些重要问题作出回答:第一,为什么在“”事件发生八个月后白宫才公布这一消息?第二,白宫在得到安全警告后是否采取了必要的行动?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格普哈特建议举行听证会,就布什总统和其他官员获知的情报内容、何时得到这一警告以及政府如何处理这一警告等情况进行调查。
共和党参议员谢尔比在接受传媒采访时也表示,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前,美国政府得到了许多情报。他认为,如果这些情报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形可能会完全不同。谢尔比对白宫直到十五日才承认布什事先曾接到有关劫机警告一事也提出了质疑,认为布什政府未能妥善处理这一警告。但有共和党议员却反责民主党议员利用事件进行政治斗争,企图藉此拖垮布什的民望。
布什极力回避公开讨论有关问题,而其副手则尽力平息争议。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副总统切尼、国家安全顾问赖斯,都纷纷站出来为布什辩解,尽力避免造成刻意隐瞒的印象,并会避免显得过于防范。白宫顾问更是千方百计的为布什总统体重减轻的现象找借口,极力否认布什为“”事件和阿富汗战事而消瘦的说法。白宫对外一致解释为:一切都未改变,总统的体重也未变。白宫办公厅主任卡德甚至说,布什体重未变,只是胖瘦的地方和过去有所不同,“他只是体重的部位重新分配”而已。这些说法,显然给人有些欲盖弥彰的感觉。
布什虽然成了“强势总统”,但对布什来说,“悠悠万事,连选连任唯大”。如果他不能在2004年连任,终将还是“弱势总统”。布什最怕蹈老父亲的覆辙。他和乃父一样,在任内都指挥了一场大战,又都打赢了。当年海湾战争后,老布什的声望如日中天。只因经济上不去,在大选中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阿肯色小子克林顿。这已经成了布什家族的深仇大恨。所以,布什口中说的是反恐,心里想的是经济,想的是两年后的大选。
对布什总统,陈锋和大多数的国人一样,对他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看到美国国内因为这件事,民主党和共和党争论不休,心中多少有些为美国的民主而慨叹。有时候,太民主就变得相互扯皮,甚至泼妇骂街,这样的民主在国内看来很是稀奇的,至于美国的民主好不好,那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陈锋第一时间委托了经纪人陈可盈,让她向媒体公开发表一份他亲自起草的慰问函,对此次灾难中遇难的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和遗憾,并一次性捐出两千万美元,专门以龙基金为依托,成立专项扶助基金,捐给遇难者家属。
他是全球第一位站出来向“”袭击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的艺人,自然也是第一位捐款,个人捐款数目最多的艺人。他如此乐善好施的态度,自然是赢得了全体美国人发自内心的赞赏。
其后,陈锋更是让陈可盈直接赶往美国,全面负责此项两千万美元善款的妥善发放工作。
而在陈锋的带头作用之下,全体美国人几乎马上行动起来,为恐怖灾难的伤亡者及其家属捐钱捐物,美国红十字会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自由基金”接受捐款。但是,《纽约时报》报道,这些捐款的流向存在着明显的厚此薄彼现象:警察、消防队员及其他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遇难之后,他们的家属拿到的捐款远多于遇难平民的家属所得的捐款。
在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的遇难者中,包括大约400名奋不顾身冲入危险现场的警察、消防队员以及其他身穿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有统计表明,自12月9日以来,他们的家属收到的捐赠之多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据《纽约时报》调查,截止2002年元旦,美国至少有50家专门负责为殉职的救援人员家属接受捐款的慈善机构,现已募集到3.86亿美元。这就等于是,每一位遇难救援人员的家属可以分到大约88万美元。由于此类捐款目前仍在增加,所以保守地估计,殉职救援人员的家属仅从慈善机构得到的捐款就至少有100万美元。
能获得这么多的捐款自然是有原因的,纽约市消防队员在世贸北楼遭到攻击后就立即进入火场救援。消防队在世贸一楼的大堂设立临时指挥中心,消防队员们爬楼梯进行救援,纽约市消防队共出动200个单位参与救援。很多消防队员在未到指挥中心报到的情况下就立即展开救援。由于无线电通讯故障,很多冲入火场的队员无法准时接到撤离的命令,当大楼倒塌时,343名消防队员葬身火场。世贸大厦楼顶平台上的无线电通信基站和楼里的通信交换设备被破坏后,整个曼哈顿区域公众通信中断,城区陷入一片混乱,支持现场指挥救灾的第一个通信网,是当地业余爱好者的无线电通信网。消防队员们24小时轮班救援,牺牲人数高达三百多人,可以说是创造了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
纽约市警察直升机在事发后很快赶到现场,随时报告现场最新状况。很多纽约市警察、纽约港口警察以及新泽西州警察在大楼倒塌后被掩埋。纽约警察12小时轮班救援,牺牲也不在少数。
所以,这些遇难公职人员获得这么大笔的捐款,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对于那些在“9.11”恐怖事件中遇难的普通百姓的家属来说,不但能拿到多少捐款还没个数,他们中的不少人还要参加为遇难救援人员家属募捐的活动。此外,一些平民百姓遇难者的家属还断言,在其他方面他们也被怠慢了,比如说免费音乐会的入场券、免费度假计划,甚至是计划中的在洛克菲勒中心点燃圣诞树活动上的免费座位等等。
一些慈善机构人士和政府官员提醒,捐款的发放要注重公平性,避免在活着的人中产生隔阂甚至矛盾,进而影响在灾难面前体现全民团结一致的精神。
不过,话又说回来,长期以来,美国就有对因公殉职的警察和消防队员的家人给予优厚抚恤的做法。纽约州规定,因公殉职的警察和消防队员的妻子可以获得她们的丈夫从死亡到正常退休该拿的工资,而他们的孩子可以拿到全额奖学金进入州立大学。此外,联邦政府还为每一个殉职的警察、消防队员及其他紧急援助人员的家属提供25万美元的抚恤金。与此相反,那些为遇难百姓的家属募捐的机构则分散在全美各州,由于缺少联合和组织,募捐的力度当然小得多。为此,一位遇难的证券公司经理的妻子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家属有限公司”的非赢利性机构,董事会的11个成员分别来自6个州,但无一人代表穿制服的遇难者。
实际上,即使同是在“9.11”事件中牺牲的救援人员,他们的家属获得的捐款也存在着不公平。同样是遇难消防队员的家属,他们拿到的捐款也不会相同,原因一是运气,二是地理位置。
在“”事件中,纽约几乎每一家消防公司都有人牺牲,但是能募集到多少捐款,就要看公司牺牲了多少人、规模有多大、与社区的关系如何,以及所在社区的富裕程度。曼哈顿切尔西社区为5位牺牲的消防队员募集到了25万美元,最远的捐款竟然来自爱尔兰。而曼哈顿中心的另一家消防公司损失了十几位消防队员,却只募集到了40万美元。由于存在着如此严重的不平等,一些消防公司已开始拒绝透露收到的捐款数额。尽管联邦政府的慈善机构法最终会要求他们公开账目,但在目前,他们不想招人“红眼”。
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别人给你捐款,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陈锋在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马上叮嘱红叶,一视同仁,只要是遇难者的家属,按每位遇难者给予5000美元,也就是取4000名遇难者的平均数。其实,他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不公平的,不能真正帮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因为那些获得一百万美元抚恤金的公职人员家属,你再给他5000美元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那些真正有需要,家境困难的遇难者家属,你多给他一些捐款,自然更加能帮助到他们。
陈锋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为了避免一些人“升米恩,斗米仇”,这样平均分配善款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再说了,他之所以捐出两千万美元来,而且还是捐给美国人,其原因一是因为他这次因为美国这次的恐怖袭击,在美国赚了上千亿美元,捐出这两千万美元,自然知识其中的九牛一毛,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捐出了也不心疼;其二,这次的恐怖袭击真的很惨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想捐,又有钱自然就捐了;其三,自然就是作秀的目的了,身为一位全世界瞩目的公众人物,陈锋自然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的,所以,花两千万美元买个好名声,也是一笔很正常的公益事业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