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到底该留谁
说到底呢,这还是个管理效率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基层军官,那么一个军官就要指挥更多的手下,这样的情形下,指挥效率就大大降低。
这就好比一群小学生在操场中集合起来听校长讲话,你一个校长要面对一千以上的小学生,虽然可以用扩音器等设备让所有人都听到你的声音,但因为你无法兼顾每一个同学,没办法看清楚是否每一个学生都在听讲,所以你就算讲的再好,也无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听明白,肯定会有人借机偷懒走神。
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但是好榜样,坏榜样也是如此。一旦部队里有一个偷懒的家伙,就会迅速传染开来,让周围的人也跟着偷懒,时间一长,就变成了集体性偷懒,并为了这种集体性偷懒创造出各种花招。
在史密斯兰七日血战中,联邦军的滑雪部队为什么能如此轻易的从河道冰面连续突破多道观察哨,一直进抵到港口,并迅速突破守军的防线?
就是因为后方的守军官兵疏忽大意,只让几个倒霉的在外装装样子,大多数人都窝在营房里睡大觉,而就算那些装样子的哨兵,他们也堂而皇之的在哨所偷懒打盹,根本没有打起精神来侦查四周。
不止如此,当时李永吉还曾经放置过很多暗哨,这些暗哨都在树顶上,可因为这种工作特别难熬,所以到了后来,这些暗哨居然也是做做样子,很多都是徒有虚表,观察哨依然有,但里面的人却早早的下了树,窝在下面睡觉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集体偷懒,集体骗上级的情况其实早有发生,只不过以前的时候因为无线电的畅通,加上一直都是在打顺风仗,所以表现还不明显,可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并且遇到敌人大规模的正面进攻之后,这些问题就全面爆发。
虽然那场战斗最后还是以远征军的胜利而告终,但过程相当惊现,有那么一瞬间,远征军真的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因为远征军的防线很单薄,靠的就是强大的火力阻拦,而火力的强大与否,除了武器性能外,最关键的还是使用武器的人,看他们的表现如何。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远征军的守军明明shā • rén最多,可自己却被吓住了,因为他们被对面源源不断的进攻部队吓住了,觉得怎么打都打不完,明明打了不少人,可干净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在冲锋。
这种无力感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心智不强的人,一旦发现有怎么也打不完的敌人,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
就因为这种恐惧,第一道防线才那么快就被突破,不是进攻的美军多彪悍,实在是守军早早的就因为害怕而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