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到底该留谁
换言之,李永吉认为他手下的这支摩托化步兵师,应该说是个失败品,因为那些士兵大都养成了很多坏毛病,只能打顺风仗,不能打恶仗,而且偷奸耍滑的习气很严重,如果不从头开始整顿,早晚要出大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摩托化步兵师里面,团级指挥官大都是李永吉当初第一批收容的少年亲卫团的成员,这些人年龄普遍较小,也没多少从军的实战经验,之所以任命他们当团长,不过是看在他们更加忠心耿耿,而且接触现代科技的东西比较早,技术素养比较高,能更快的接受新事物而已。
事实证明,所谓的亲卫三杰中,不管是白云飞、李飞还是张龙,这些人在接受新事物方面的确很快,能迅速学会如何使用新装备,也能很快学会如何使用新战术,但他们作战太古板,只会死扣教科书,平时跟着上级听命行事也就罢了,可一旦让他们dú • lì应付周围复杂的局面,以他们的人生经验来看,还远远不够。
而很显然,既然要留下一个团帮助约瑟夫.约翰斯顿看场子,保护好这个美奸,那么能不能打仗只是次要的,关键是够圆滑,能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保证己方的利益。
其实李永吉早就看明白了,就约瑟夫.约翰斯顿现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招兵方法,别说给他两个月,半年都未必能让那个密西西比河军团具备战斗力,在这期间,要是彭伯顿的部队真的进攻这里,那孟菲斯的密西西比河军团绝对守不住,哪怕人多也没用。
近代军队不是人多就管用的,也不是有武器就能有战斗力的,归根到底,一支近代军队要想有战斗力,必须形成组织,并且保持高昂的士气,而要做到这两点,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必须有足够的基层军官!
没错,基层军官是管理士兵的基层节点,没有足够的基层军官,上级指挥部队的时候就各种不顺畅,无法做到上行下达,如臂使指。
因此,没有足够基层军官的部队,就算人再多,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打顺风仗或者一窝蜂冲锋的时候还好办,但一旦进行大规模的交锋,韧性不足跟组织性不强的毛病就会凸显出来,非常容易造成混乱。
别的不说,就说李永吉亲自带出来的那支摩托和步兵师吧,之所以后来问题丛生,差点在史密斯兰七日血战中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吃败仗,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缺乏素质过硬的基层军官。
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基层军官,那支摩托化部队的自律性才那么差,找到机会就偷懒耍滑。
也是多亏了那支部队的通信能力很强,通过无线电,能从司令部直接关注到下级班组,再加上孙向兵的铁面督促,这才让那支部队一直维持一个表面严明。
可是,一旦孙向兵立刻,失去了唱黑脸的人,中间又缺乏有效的dú • lì监督体系,部队官兵就迅速自由散漫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