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张良再献计
“上将军,我们不能退兵!”
…………
众人纷纷发言,大多数都不愿意退兵。
对于燕国、齐国、魏国、韩国来说,反正攻秦主要靠楚军,不希望楚军退兵。
项羽也不希望退兵,但实在无法杀入关中,粮草又出现了困难,楚怀王再三催促尽快灭秦,要不然粮草接济不上了。
范增环顾诸王,这些王还不是靠楚军庇佑,要不是项羽,他们早就被灭了,就算攻函谷关,还不是要靠楚军,顶多是有赵军轮战一下。
他大声质问道:“若不想退兵,你们有何良策?函谷关近在咫尺,你们大可领兵去攻。”
作为上将军的亚父,范增说的话具有很大分量,诸王顿时不再嚷嚷了。
众人只得承认现实,帅帐讨论起来。
李左车道:“军心不稳,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兵了!”
张良道:“定是那老奸巨猾的尉缭,嘱咐使者须毫不想让,看准了我们拿秦国没办法。”
燕王韩广道:“我们就这样走了,不甘心啊!”
赵歇道:“六国联合,在暴秦最弱之时还不能灭秦,日后恐怕很难有灭秦机会。””
范增道:“楚国也不甘心,可到了如此地步,也只能退兵了!”
六国皆曾经被秦所灭,无不对暴秦恨之入骨,没有人希望退兵,却又拿秦国没办法,现场被压抑、郁闷的气氛笼罩着。
刘邦始终没有发表意见,他才不关心怎么退兵,对于是否灭秦,关心度亦不高,他在为自身前途而烦恼。
此时的项羽,郁闷得很,对于未灭秦就退兵,是一万个不甘心。
范增看着项羽的神情,对众人道:“撤兵一事,事关重大,上将军还需细细思量,诸位先各自回营,两日后再来。”
他了解项羽秉性,知道项羽一时还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让众人先回去,再好好开导项羽。
待众人离去后,范增道:“羽儿,既然暂时无法攻入关中,不如就此罢兵。要灭秦,唯有智取,先撤兵,往后再想办法智取。”
项羽喝下一口闷酒,反问道:“函谷关对峙一年有余,折损十余万人,亚父至今想不出灭秦之法,撤兵后便有办法?”
范增道:“在战场上难以灭秦,不等于没有其它办法。”
他指出,秦国能挺住,主要因素是出了嬴子婴这样的君主,还有丞相尉缭,可派人前去刺杀。
对于动用刺杀手段,项羽可不太看好,以前嬴政有好几次被人刺杀,皆安然无恙。
范增又再指出,因为大军压境,战时秦国防备极严。等撤兵后,以后秦军或许有防备松懈之时,再寻找机会。
范增还说,项羽作为盟主,以后只要有需要,可再联合五国共同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