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叶夏放大招
他是不信鬼神的,可乾清宫广场上看到的,和他手上拿的册子,以及眼前这俩大大的红字,无不告诉他,在大清,在这紫禁城,在乾清宫门外,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出现了神迹。天罚?天怒?
如果真是天罚、天怒,又岂会有神迹显现在乾清宫广场上?
康熙帝手上拿的册子和红纸上的那俩大字,都是叶夏傍晚前避开人进空间“加工”出来的,她希望红薯、土豆能推广开,这样就能避免穷苦的百姓们饿肚子,
她其实还有想到放出些粮种,不过,终究还是打消了念头。这不是不放,是她觉得等天气好转,冰雪融化后,亦或是其他什么时间,再另行放出来便是,反正现在又不是播种季节,再者,就大清目前的国情而言,有多少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
佃户居多,权贵富户家的庄子居多,一想到要把空间里培育的粮种给权贵富户拿去播种,叶夏心里就好一阵不舒服。基于此,
她放出粮种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她之所以在宽大的红纸上写下“赈灾”两字,无非是在提醒康熙帝,乾清宫广场上那些物资,都是用来给受灾百姓的,免得皇室宗亲,文武百官,无耻地瓜分那些物质。
既然是“神迹”,她相信康熙帝肯定不会违背天意,不然,有神迹,也就会有天谴!
至于如何整出个天谴,这于叶夏来说,其实不难。
康熙帝是封建君王,虽不信鬼神,但在这封建王朝大背景下,心里对鬼神多多少少怕是还有些忌惮的。有忌惮,这位君王自不会随意分配那些物资。
翌日,宫中乾清宫广场有神迹显现,这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似的,飞出宫门,以最快的速度以京城为中心向外传开。朝中文武大臣震惊不已,
他们看着一车车物资自宫门口运出,看着皇帝眉心舒展,站在乾清宫门外的台阶上,目送一辆又一辆载满物资的马车向宫门口前行,
长长的车队宛若无数条长蛇首尾相连,穿过京中主街道,在精兵悍将护卫下向顺天府和广平府受灾各县疾速进发。
“看来宫里是真天降神迹,才会有这么多物资一车车送往各受灾县。”
“昨个还是各种谣言满天飞,说皇上昏庸无道,这才引起天罚,可照今日所见,那些谣言还真就只是谣言咯!”
“我可没信那些谣言,自从灾情传到京城,宫里很快就有了动作,从这来看,皇上对咱们老百姓好着呢。”
“没错,皇上要是昏君,宫里就不会降下神迹,我刚才在别的地方听了一嘴,说那神迹是昨个后半夜降下来的,其中不仅有仙人们吃的仙果,还有仙人们吃的面粉和大米,肉类也多得很,听着就想尝一口。”
“据说还有很多药材。”
“这回那些受灾县的人是真得有救咯!”
“你羡慕?”
“我眼皮子有那么浅?”
京中百姓站在街道两边,看着载满物资的车队从眼前经过,不管认识不认识的,无不交头接耳低议宫中昨晚天降神迹一事。
赈灾如火如荼进行着,三藩又陆续传来捷报,康熙帝的心情终于真真正正舒展愉悦起来,也终于有时间前往慈宁宫、慈仁宫陪太皇太后、太后坐坐。
“保成,皇阿玛怎么觉得你这几天有点不开心啊?”
检查完团子保成的课业,康熙帝揉了揉小家伙的头,温声笑问一句。摇摇头,团子保成奶声奶气说:“没有,保成没有不开心。”
皇玛嬷出宫都快五天了,他有掰着指头书,绝对不会有错,可是就不见皇玛嬷回来,好想皇玛嬷啊!
捏捏团子的鼻头,康熙帝故意板起脸:“保成,你看着皇阿玛的眼睛回话。”
团子保成抬起头,迎上他家皇阿玛的目光,忽然就瘪了瘪嘴巴,很是委屈说:“保成想皇玛嬷,皇阿玛,保成好想好想皇玛嬷!”
康熙帝先是一怔,旋即笑容重现:“想了就去慈仁宫看望你皇玛嬷,何况你不是每天都过去吗?”
“皇玛嬷不在宫里。”
团子保成眼里染上泪光:“都已经五天啦,保成有每天掰手指数数,可是就不见皇玛嬷回来。”
怔愣好一会,康熙帝蓦地抓住小团子的胳膊,急声问:“知不知道皇玛嬷去哪了?”
团子保成摇摇头,又点点头:“皇玛嬷有告诉老祖宗,说要去受灾的地方给哪里受伤的百姓治伤。”
“老祖宗知道?”
康熙帝又问。
团子保成再次点点小脑袋:“老祖宗自然知道的,那天我们和皇玛嬷给皇阿玛送完钱钱,就跟着皇玛嬷去了慈宁宫,然后皇玛嬷就告诉老祖宗,说想出宫给受伤的百姓医治,老祖宗一开始没有答应,但皇玛嬷很想去,最后老祖宗就答应啦。”
慈宁宫。
“孙儿(保成)请皇祖母(老祖宗)安!”
爷俩来到慈宁宫,给孝庄请安后,康熙帝就问:“皇祖母,保成说皇额娘出宫去灾区了,这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