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六零:俏田妻,长官宠上天! > 第1751章 叶夏放大招

第1751章 叶夏放大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而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结果呢?熊孩子们悄咪咪地回来,悄咪咪地走,和她们吭都不吭一声,有这么坑娘的崽子吗?

惠嫔和荣嫔苦笑着对视一眼,在其他宫妃登记完捐银金额后,方着身边的大宫女抱着木匣上前。儿女牛气,把攒下的钱钱全部捐出赈灾,做额娘的自然不会给崽子们拖后腿,于是,惠嫔荣嫔二人是牙一咬,就捐出大半傍身银钱。

“惠嫔姐姐、荣嫔姐姐真是大气,这怕是把傍身银子全捐出来了吧?”

宜嫔是个爱拈酸吃醋的,到目前为止,嫔位上的妃嫔,就她和贵妃佟佳氏没有生育过,但贵妃人脸大命好,把乌雅氏

刚生下来的儿子就抱在膝下抚养,

她倒好,是一儿半女都没有,尤其是此刻坐在惠嫔和荣嫔身边儿,宜嫔就觉得自己生生矮两人一大截。

是猪吗?

一个比一个能生,就不知道让别人也生个一儿半女,真是气死个人!

扯着手上的帕子,宜嫔暗戳戳地吐槽惠嫔和荣嫔。荣嫔性子软乎些,并未对宜嫔夹枪带棒之言做回应,惠嫔却不是个能忍的,只见她瞥眼宜嫔,唇角微启:

“宜嫔妹妹可是大家伙都知道的富贵人儿,难不成妹妹只从指缝里露出点银子用来聊表心意?”

闻言,宜嫔脸色瞬间不好,好想彪句脏话怼回去。

谁特么的是富贵人儿了?

她穷,很穷,能捐出两百两银子已经不错,嘴欠的玩意儿,难不成一句就想要她把家底掏出来?哼!要真那么做,除非她是个蠢货!

“妹妹可没姐姐富贵。”

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为免惠嫔再拿花呛她,宜嫔错开视线,端起茶碗自顾自地啜口热茶,直接将惠嫔和荣平视作空气,不予搭理。

有太皇太后和太后在前,后又有乌雅氏这个后宫表率,后宫嫔妃在佟佳氏这踊跃捐银钱帮助朝廷救灾,还别说,经佟佳氏身边的大宫女统计,竟凑出一万五千两银子。

各宫嫔妃还学着慈仁宫的样儿,将宫人们不穿的旧棉衣、旧棉鞋和多余的棉被捐出,这又是一批不小的物资。与此同时,佟佳氏专程前往慈仁宫、慈宁宫一趟,向太后,太皇太后提议缩减后宫三成用度,帮助受灾百姓过冬。

这是宫里面的情况,宫外,各府上得知宫里传出的消息,得知太皇太后和太后,以及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们和后宫娘娘们都捐银捐物帮助灾区百姓,

一时间全行动起来,命府上管家抬着银子,拉着一车车存量,到朝廷募捐的地方排队捐赠起来,就连京中普通百姓,在看到朝廷贴出的告示后,也是在力所能及下掏腰包,捐俩铜板的,捐一两银子的不定额捐款袭涌而来。

要说的是,京中买卖做的大的商户,看到告示上的功德匾一说,其中一户不带犹豫,直接由家主捐出五万两银票,得到朝廷嘉奖,皇帝亲手写的“乐善好施”功德匾一块。

人啊,就是喜欢看样学样,在这位大商户带领下,陆续又出现不少大中小商户捐钱捐粮的。

没办法,家里有了钱啊,就想着要名望,而功德匾是皇上亲笔题写,朝廷颁发,这留给子孙后代,无疑是种荣耀。

到暮色落下前,由户部官员登记、统计,就京城这一个地儿,就募捐到二十六万八千八百六十七两无钱银子。康熙帝收到户部尚书禀报,

心里是既欣慰又高兴,当即就命官员携带银两于明日出发,继续在江南,乃至全国各地够粮,够各类救灾物资。然,好消息有,

坏消息同样有,由于有些受灾县偏僻,赈灾物资要运过去无疑需要点时间,这就让有心人抓住了空子,将尚未全然传开的谣言在京中大面积散不开,说皇帝贪财好色,昏庸无道,激起天怒,才降罪黎明百姓。

“荒唐!真是荒唐啊!朕贪财好色,朕昏庸无道?造谣的人还真敢说,查,给朕好好查,朕倒是要看看是哪个在背后搞鬼……”

康熙帝被那些传言给气消了,嘴里巴拉巴拉个不停。

梁九功在旁侍立,垂眸听着被皇帝特意召进宫的两位大臣连声应“嗻”。

嘴上发泄够了,康熙帝摆摆手,那俩官员从地上爬起,恭敬告退。而康熙帝不知道的是,今晚就有人帮他破了那些谣言,破了暗中之人的阴谋。

静夜寂寂,地上的落雪给黑夜添了几分亮芒,叶夏估摸着宫人们都睡下了,悄然起身,在内殿、外殿点燃她自制的一种迷香,

须臾后,她无声无息出了慈仁宫,并绕过夜里巡逻的禁军,出现在乾清宫广场一不起眼的角落,意念一闪,只见偌大的广场上豁然出现堆堆如山高的面袋、

米袋,同时还有一堆堆如山高红薯、土豆、瓜果、蔬菜、鱼类肉类等产品。有此异象在,宫外的谣言不攻自破。

空间里的收成实在可观,要不是有保鲜库房,叶夏还真不知道把那些收获的瓜果、蔬菜、粮食等收成放哪呢。按照白日来乾清宫踩好的路线,

叶夏神不知鬼不觉回慈仁宫,就在她离开乾清宫广场不到半刻钟之际,乾清宫方向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惊呼声。

夜里有禁军巡逻,叶夏知道很快就能有人发现乾清宫广场上的异状,并会在第一时间通禀给康熙帝。

事实上,确实如此。

康熙帝此刻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康熙帝已经不是儿皇帝,他成熟、稳重,处理政事得心应手,却还是被此时此刻看到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新鲜的蔬菜瓜果……新鲜的鱼类肉类,整袋整袋,全然看不出数量的面袋、米袋……

良久,康熙帝方缓缓回过神,命禁军将乾清宫广场团团围住,继而返回乾清宫,进入暖阁看起禁卫军统领交到他手上的一个大册子。内页有插画,有字(繁体字),康熙帝一页页地看起来,且看得特别认真。

红薯,土豆,亩产量竟然这么高?!从图片结合文字,康熙帝惊呆了,他似乎、好像有听说过红薯、土豆,但却也知道在大清土地上并没有完全种植开,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原来红薯和土豆这两样作物,亩产量高,如果大面积种植,百姓岂不是就不用饿肚子了?!

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翻看完册子上的说明,康熙帝的视线又落到手边一张宽大的红纸上,看着上面用毛笔写的两个大字“赈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