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科幻之书4·诗云 > 雨中哭喊-(1989)-Crying in the Rain

雨中哭喊-(1989)-Crying in the Rain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英国)塔妮丝·李tanithlee——著

王亦男——译

塔妮丝·李(1947——2015)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英国幻想小说作家,在其多产而卓越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涉足各类文学类型,创作近100部中长篇小说、几百篇短篇小说,以及其他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两集bbc电视台制作的科幻冒险剧《布莱克7号》()。李的父母都是专业舞者,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常和她讨论彼此喜爱的图书,并鼓励她阅读萨基(英国小说家赫克托·门罗的笔名)、西奥多·斯特金(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同为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奠基人与代表人物)的作品。她不到十岁就开始写作了。

李的短篇小说被收录进很多文集中,并在大多数主流科幻和奇幻小说杂志中都有露面。值得一提的是,李和《怪谭》杂志合作,后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持续出版其作品,直到她去世。她是第一位获得英国最佳幻想小说奖的女作家(1980年),并曾两次被提名星云奖,11次被提名世界奇幻文学奖(两次得奖),并于2013年、2015年先后获得世界奇幻文学奖终身成就奖、恐怖小说作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当她超出自己早期儿童作品题材时,李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创意无限、想象力丰富的作家,她笔下的小说风格、主题多变,并且可读性极强。从机器人到宇宙进化论,似乎所有话题都能成为她讲述的原动力。出于这个原因,很难将其作品放入科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只能说她的兴趣常常栖身于哥特派风格、超现实主义以及精神世界。虽然李是异性恋,但她大部分声誉却来源于她描写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以及变性人角色的获奖作品。一部早期的系列,《来自平面地球的传说》(,灵感源于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就因为刻画了流性人而声名大噪,而这部作品则是在近几年才越来越为人所熟知的。

《雨中哭喊》是李一部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黑暗而沉郁的背景下的普通人,这样的设置暗示了毁灭性的结果。

那天有天气警报,所以一开始我们都待在屋里。孩子们正在收看付费电视节目,而我在后院喂母鸡。大约上午九点钟,我的母亲突然跑出来站在院子边上。我还记得她用怎样的方式瞧着我:我曾经也见过这样的目光,虽然从未解释,但我知道个中含意。她仍然以这样的目光审视了母鸡,也检查了长在育苗盘中用于拌沙拉的蔬菜。今天这目光有一丝微妙的变化,连我也意识到了这点。看上去我的时刻已经来临。

“格林娜。”她说着大步流星奔到鸡场,扫了一眼无精打采的母鸡。这一整周只下了三枚鸡蛋,其中有一枚历史最大。然而,不管怎样,她此时此刻关心的并不是她的家禽。

“格林娜,今天早上我们去中心区吧。”

“妈妈,天气警报怎么办?”

“啊,那个。那些白痴,他们从来就没对过。总之,按照他们说的,到中午前不会发生任何事儿。在那之前天气会一直晴朗。我们也会在那之前回到家里。”

“可是妈妈,”我说道,“现在一辆公交车也没有。从警报发布以后就没有车了。我们只能步行。”

她的脸因为岁月和生活的磨砺而显得线条坚硬、骨骼分明。这张脸猛地扑将过来,简直是一个发动机关的捕鼠器:“那我们就步行。不要让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你,格林娜。你以为你的腿是用来干什么的?”

我把盘里最后一点饲料倒出来,向楼梯大门走去。

“说到腿,”我的母亲说,“穿上你的长袜,还有上次咱们买的那些东西。”

这种唠叨总是不可避免。通常关于摄像头,尤其是那些安置在洗手间入口的。你一脱光,所有衣服就被送进洗衣机,在另一端洗好烘干等待你。但是,摄像头另一端有安保人员,还有医生,他们可能会带着某种兴趣看到这一幕。你得足够聪明穿上最得体的衣服,以免为此感到难堪,那种甚至连中心区医生扫过一眼都能够不带反感。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一丝不苟的人。我走进浴室,拿起一瓶香波冲洗头发,然后扑上从中心区买来的玫瑰香粉,如此一来,经过浴室在入口洗头的我就会被从头到脚瞧个清清楚楚。随后,我套上专用内衣、白色连衣裙,穿上我的长袜和鞋子,最后还不忘把玫瑰香粉盒子塞进包里。

走下楼梯的时候,母亲已经准备好了在下面等我,她并没有责备我。她是想让我收拾妥当。

孩子们正围着电视大吵大闹,除了被留下来当家的七岁的黛西。看到我们离开,她既羡慕又害怕。母亲大吼着让她回屋待着,直到我们回来开门。

我们刚拉开一条门缝走出去,就被一阵炽热灼伤。这是非常炎热的一天,天空十分清透,仿佛“珀斯佩克斯”牌有机玻璃那种细腻的湛蓝。不过当然,因为天气警报,外面没有一辆车,周围也空无一人。在这样有警报的天气里,人们确实无处可去。所有店铺都在第一时间大门紧锁,连我们当地三家酒吧也是如此。本地火车站在我四岁,也就是十一年前,就停止运行了。甚至连永远熙攘热闹的户外棋盘都被收起,遮上了防水帆布。

我们沿着布满灰尘的滚烫人行道走着,唯一擦身而过的,是一对听天由命的流浪汉,他们从绿化带过来,拿着一些苹果汁或是汽油瓶子,得意扬扬地举给我们看。(母亲则用力拖着我继续向前。)这期间出现过一辆警车,很自然地绕到我们身边,打开扬声器说:

“女士,您真的有必要出行吗?”

我的母亲永远没有耐心,她怒气冲冲地发出刺耳的声音:“是,有必要。”

“您知道这个地段有暴雨预报吗?”

“是的。”她尖声尖气地回答。

“这位是您的女儿?这不明智,女士,让一个孩子冒着风险——”

“我女儿和我正在去中心区的路上。我们和人有约。除非我们有事被耽搁,”母亲透过警车密闭的窗户大声咆哮,显然是在讥讽这位夸夸其谈的警官,要他不要多管闲事,“不然下雨以前我们就能回去。”

两位挤在巡逻车舒适车厢里的警察交换了一下目光。

曾经有段时间,母亲和我,我们可能会因为这样不负责的行径而遭到逮捕,可是现在没人真正关心这个,有太多犯罪事件要防范。恐怕我们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了。

那位通过扬声器和我们交谈的警察冷冷一笑,然后关掉扬声器的开关,又露出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然而在警车离开前,两位警官的四只眼睛却在我身上驻留片刻。这多少令我的母亲欣慰不已。尽管警官因为我手链上“不满十六岁”的白色标签而称呼我为一个孩子,但是显而易见,他们也注意到我看上去更加成熟,并且更加漂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