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辛亥大军阀 > 第805节

第805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严重不满,尤其是陆军方面再一次被缩减了军费后,日本陆军的部分下层军官已经是喊着要对滨口熊辛进行天诛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1930年的11月份,中日两国的军队却是在朝鲜边境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秘密潜入军事缓冲区的一支日本防巡逻中队在执行打击朝鲜dú • lì义勇军游击队任务的时候,和前来秘密支援朝鲜dú • lì义勇军的中国陆军某连撞上了头。虽然说当时双方打着的都是朝鲜人的名头,但是双方军队进行了实际交战却是事实。

一仗打下来,双方都是死伤了数十人,而第二天,双方的军方就是开始指责对方破坏了1923年中日伦敦条约中的朝鲜军事缓冲区的相关规定,中国方面只是指责而已,但是日本那边还没有等日本政府做出反应,日本陆军驻朝部队就已经是叫嚷着收复朝鲜开始挺进朝鲜北部的军事缓冲区,一开始只是一个大队,然后是一个联队,到了最后就是一个师团,仅仅三天内,日本军部就发现,军部都没下过进军朝鲜军事缓冲区的命令呢,但是日本陆军就已经有两个师团北上了。

这种情况下,中国陆军自然是不会坐视日本陆军北上的,于是乎很快就有两个师跨过鸭绿江南下,没几天工夫,双方就是接战了。

日本陆军下层军官的擅自行动一步一步的把日本再一次拉进了战争的深渊!

就当全球都因为经济危机而苦恼着的时候,1930年11月,时隔七年后中日再一次爆发战争!

第〇六三二章经济危机下爆发的战争

这一次的战争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两国高层预料之外的,和1923年的那场战争不同,1923年的时候,中日两国可谓是一步一步走向了战争,其中固然有着两国商贸和领土上的争端,但是某种程度上乃是两国高层共同挑起的战争,战争的迹象从1923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历尽了半年的酝酿后才正式爆发。

然而现在的这场朝鲜事变,却是来的非常突然,完全没有给予两国军政高层太多的准备世家。

中国方面,陈敬云虽然有着心思要和日本再干一场,把朝鲜夺取下来,最不济也要把日本的军队从朝鲜半岛上赶下海去,但是陈敬云也仅仅是有着这种心思而已,就算他打算做那也会等多几年,直到三十年代后期后,在二战爆发初期就把日本给彻底击倒。现在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全球的经济危机里走出来,发展工业经济,要知道在1930年的时候中国可是为了发展经济投下了大量的精力,这种情况下就已经足以证明陈敬云并没有在短期两三年发动对外战争的打算。

同样的日本高层也是类似的想法,日本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滨口熊辛内阁正在费劲了心思挽救经济危机的危局,这个时候日本的一群高层是知道自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发动一场战争的。

然而日本高层的想法,尤其是政经两界的想法是不被军部所接受的,自从1923年中日战争后,日本的陆海军都是想着和中国再打一场,尤其是陆军更是要视当年的朝鲜战败为奇耻大辱,这六七年来日本陆军开始了长期的卧薪尝胆期,政府和海军那边虽然要压制陆军发展,但是也明白也不能把日本陆军压制的太狠,加上日本海军的建设已经告一段落,受限于第二次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日本自从1925年动工了两艘纪伊级条约型战列舰后,就没有继续建造战列舰了。由此海军的军费得到了一定的缩减,挪出了一部分分配到了陆军方面。

到了1930年的时候,日本不但把陆军常备师团扩充到了三十个师团,而且还增添了大量新式装备,尤其是反坦克兵力更是大规模列装。

当年日本陆军战败后进行了大范围的反思,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朝鲜作战的失败的主要原因,那就是日本缺乏与中国装甲部队相对抗的力量,如此才屡次被中国装甲部队突破阵地并绕道后方切断补给线,纵观丹东战役、清川江战役、平壤战役几乎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而失败。

如此情况下,日本陆军自然也是提出了反制策略,要对抗敌军的装甲部队,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建设自己的装甲力量,但是受限于日本国内的坦克以及卡车水平极弱,单靠自身国内的力量根本无法建立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开始的时候,日本陆军尝试先进口后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在1924年,1925年先后从法国和英国各进口了一批坦克,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这些进口的坦克还都是一战末期的水平,性能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各国的先进水平,也无法和中国现役大规模装备的t6和t7坦克相比。

当然更关键的是,在大规模扩充常备师团数量后日本陆军也是拿不出太多的钱来建设装甲部队。

这年头的装甲部队可是需要消耗大量军费的,以中国在把主要军费都投入到陆军的情况下,到现在1930年也一共才三个装甲师和六个摩步师而已。所以日本要想用有限的军费建立起一支可行的装甲部队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尝试了两年后也就放弃了大规模组建装甲部队的想法。

之所以暂时放下组建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想法,除了国内坦克和汽车技术不行以及军费限制外,日本陆军也是考虑到日本自身缺乏石油,平时还好,但是如果战时一旦被切断石油供应的话,到时候这些坦克和汽车就会和军舰以及飞机争夺石油的份额,更很有可能就会让这些坦克和汽车成为废铁一堆。

放弃了组建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想法,但并不是说日本放弃了坦克的发展,实际上日本的坦克发展在1923年以后相当迅速,1923年以前,日本只有少量的试验坦克用于试验,而在1924和1925年进口了数十辆英法坦克后,1926年的时候日本根据进口的法国的坦克仿制出了第一款自造坦克,不过这款坦克日本陆军对此相当不满意,甚至连正式的编号都没有给,而是编入了进口的法造坦克部队里,不过有好事者任旧根据日本在1927年所装备的87式中型战车为标准,给这款仿制坦克按上了86式轻型战车的编号。

实际上86式轻型战车只是实验型号,一共而已没生产多少,日本的真正第一款自造坦克乃是87式中型战车,战车重量为十二点七吨,车体装甲为十七毫米,装备一款57毫米战车炮。基本上就是历史上89式中型战车的数据,不过提前了两年出现而已。

随后在1929年的时候,又是服役了一款骑兵轻型坦克,紧接着在今年也就是1930年的时候服役了一款重型坦克。

只不过这些坦克虽然都相继服役,但是数量都不多,产量最多的87式中型战车一共也不过九十多辆,这三款战车加起来才一百多辆,加上原来进口的几十辆坦克,日本陆军勉强能够筹足两百辆坦克。而这个数量顶多也就是中国一个装甲师加上一个摩步师的坦克数量。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役的上千辆坦克中,t1、t2、t3、t4等早期坦克早已经是退出了现役,现在陆军中大规模装备的是t6中型坦克,t7重型坦克,以及t8轻型坦克。而在1928年的时候,陆军的新一代中型坦克t9中型坦克开始小规模服役。

1930年的时候为了拉动内需,陆军所大规模采购的新式坦克就是t9式中型坦克,这款坦克乃是中国陆军根据中日战争中t6以及t7坦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所设计的,中日战争后,中国陆军提出t6和t7坦克的实战表现区别并不明显,因为建议开发一款能够兼顾两者作战需求的新式坦克来,陆军要求这种新式坦克必须大批量生产,价格必须够便宜,同时还要求新式坦克必须拥有每小时35公里以上野地行进速度,拥有不逊于t7重型坦克的防护能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