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命运的抉择 > 第854节

第85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充满了鼓励,使得一向冷静的董志宁也不由地有了一种激昂的情绪。却见他微微扬起了下巴傲视着周围的唏嘘者在不用稿子的情况下高声发言道:“尊敬的女皇陛下,尊敬的庭上,尊敬的在场诸位。吾知道大家都已经厌烦了这场看似无休无止的审判。可吾等为何还要站在这儿花上一年的时间来审理这桩看似毫无争议的案件?争论那些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细节呢?”董志宁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在环视众人后,突然回过身指着身后的一干案犯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在此吾恳请庭上依据事实、依据《中华律》,给予这些人以与其罪行相适应的惩罚。谢谢。”

不知是汤来贺之前的惊堂木起了作用,还是董志宁的话确实怔住了某些人。总之在他走回位置时,再也没有人发出任何的唏嘘声,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孙露望着眼前默不作声的众人,亦不得不佩服董志宁的勇气。毫无疑问,他才是今天堂上真正的勇者!

想到这里,孙露当即轻咳了一声向汤来贺提醒道:“汤大人该宣判了吧。”

“哦,是,陛下。”汤来贺这才回过了神一拍惊堂木起身宣布道:“堂下听判!”

由于大理寺是对案犯逐个进行宣判的,所以最后的判决书超乎众人意料的长。但归咎起来无外乎两种情况。以岛津父子为首的主犯毫无悬念地被判处了斩刑。田川次郎等无明确证据证明其直接参与刺皇行动的破坏分子则被判处了185年到75年不等的刑期。他们将会在帝国最北端的冻土完成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刑期。

面对这样的结果,在场的众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虽然部分人对那将近200年的刑期觉得有些多余。不过由于中华朝实行并科原则,即对数罪分别宣告刑罚,然后数刑相加,合并执行。因此会出现百年刑期倒也不足为奇。

然而对于那些案犯来说这样的判决则更像是一种羞辱。其中一个倭人当即便跳了起来,用生硬的汉语叫骂道:“你们华人才是真正的shā • rén犯!破坏者……”

侍卫的枪托让那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但在场的旁听者却一个个都露出了不解与鄙视的表情。显然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怨恨与怒火究竟来自何方。但孙露以及现场的重臣及财阀却十分清楚这一切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不过在将案犯一个个都押解下去后,汤来贺还是面带喜色地向女皇宽慰道:“陛下,现在只等李将军他们直捣黄龙,让岛津父子受到应有的惩罚。贤亲王的在天之灵也好得以告慰了。”

谁知孙露却深吸了一口气,以一种略带悔恨的口吻喃喃地说道:“但愿吧。”

第255节走末路岛津担责任赴长崎紫轩当钦差

弘武十一年六月初四,中华朝大理寺的判决书被准时送抵了九州岛。不出众人意料,中华军在接到来自祖国的判决书后当然是士气大涨。而以“倒幕攘华”为宗旨的倒幕军团自然也不会去在意中华朝的判决。相反,岛津父子此举还被倒幕派上下一致视作了大快人心的义举。然而与陷入狂热状态的倒幕武士不同。然而作为事件的始作俑者,岛津父子心里却十分清楚,事到如今他们已经彻底输了这场赌局。

“父亲,对不起。这次的失败都是我的错!”摇曳的烛光下,岛津恒忠望着来自中原的判决书悔恨交加地叩首道。

“恒忠,这事不怪你。谁都知道我们与华人相比实力悬殊。这样的结果也并不算意外。只不过中华朝是一个做事无章法的国家。她在许多方面都有异于中原之前的朝代。所以我们才没有按常理取得应有的效果。”虽然现实的结果与岛津父子之前的预计有着很大的差距,可岛津义久却依旧以镇定地口吻如此说道。因为在倭人看来,这个世界上的好多东西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就算事态的发展真的偏离了他们的预计,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地寻找理由让自己相信一切都还在自己的预计之中。因为对于倭人来说,最让他们深感威胁的事莫过于脱离他们意料的事。

“是啊,少主。虽然我们在物质上无法与华人相对抗。但我们的精神远胜于对方。至少我们现在已经向世人证明了日本男儿的忠义与果敢!”一旁身为岛津家臣的有岛右卫门连忙附和道。

“可是,正因为我之前没能观察到中华朝的这些特点。这才使得整盘计划出现如此偏差,以至于我军陷入而今的困境。所以父亲,这件事我必须负责!”岛津恒忠再次猛然叩首道。

“好了。这件事的责任,你我都需承担。但现在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对逐渐逼近的强敌。”岛津义久长叹了一声如此说道。他所指的“强敌”当然就是已然对熊本形成合围之势的联军。虽然倒幕军一直以来都叫嚣着“武士道精神能战胜一切强敌”。但在经过接二连三的惨败后,岛津等人也不得不在心中承认光有精神是不够的。用竹枪也不能抵挡住中华军的坚船利炮。

“主公,请恕老纳直言。就目前的情势看来,九州陷落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端坐在岛津义久身旁的一个和尚双手合十地说道。此人便是萨摩藩的国师慧能法师。而此次前往中原充当刺客的海慧正是他的师弟。

“这我知道。而且我们现在也已失去了求和的可能不是吗?”岛津义久瞥了一眼面前的判决书反问道。

“是的,主公。”慧能和尚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道:“但老纳不认为幕府能就此得到九州。”

“国师的意思是华人会趁机占领九州?”岛津义久回头问道。

“确切的说是让幕府将九州割让给中华。”慧能和尚直言不讳地点穿道。

“国师说得没错。有消息称酒井已在下关与华人签署了秘约,答应在消灭我们后将九州割让给中华朝。甚至还承认了‘秦津’这一称呼。”岛津恒忠颔首证实道。

“混蛋!真是太无耻了!”耳听慧能与岛津恒忠这么一说,在场的倒幕武士顿时一片哗然。

“但事实却就是如此。无论德川幕府同意与否,无论我等如何抵抗,都不可能阻止中华朝将九州改为秦津。”慧能语气沉重地说道。

“如果九州无可避免地将会被华人所占有,吾等惟有一死尽义!”有岛右卫门听罢当即拔出配刀叫嚣道。在场的其他的武士见状也跟着摆出了一副殉岛的架势。

然而岛津义久却并没有就此褒扬鼓励自己麾下的武士。相反却神情肃然地向众人宣布道:“战败的责任会由岛津家来承担。无论脚下的这片土地是被称做九州,还是秦津,都请诸君秉承武士的精神维护大和民族的名誉。不要忘了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诸君的举动。”

“孩儿愿与父亲一同承担此责任。”岛津恒忠跟着叩首道。

在场众人眼见岛津父子义无返顾地担起了身为宗主的责任,无不为之动容。在倭国庶民有庶民的责任,武士有武士的责任,君主有君主的责任。无论身处何种阶级,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都是一种受人崇敬的举动。反之则会被视做怯懦。此刻岛津父子虽已失败,但在他的家臣及追随者眼中却又是成功,一种精神上的成功。因此众人当下便毫无异议地接受了岛津义久的嘱托。至于在场的武士选择何种方式来完成这项嘱托则完全由他们的认识与能力来决定了。

弘武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岛津父子于熊本剖腹自尽。翌日慧能和尚宣读了岛津义久的遗命宣布萨摩藩向幕府投降,并于当晚自尽于自己的禅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盘踞在熊本地区的数万倒幕军纷纷放下了武器,或投降,或解散。动作之快,秩序之井然,让德川幕府与李耀斗反倒是有些难以适从起来。

“德川大人,你说倒幕派的人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怎么说投降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