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 吴起篇(2)

吴起篇(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弃儒学兵

吴起怒杀乡邻,不管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如此疯狂的举动。是世俗无奈也好,是乡邻自己找死也罢,或者是吴起愤怒达到了极盛。但,吴起这种行为,也是触犯了卫国的法律。毕竟,怒杀乡邻三十几人,这是很严重的事件。

虽然,乡邻的嘲讽,给吴起带来了强烈的心灵伤害。但,怒杀乡邻的这种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等待吴起的结局只有一个:法律的制裁。

那么,吴起会有什么选择呢?

现在的吴起,选择也不多。要么,主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要么,逃亡诸侯,寻求避难。

吴起选择了后者,逃亡诸侯避难。

春秋战国,没有引渡条例。卫国太弱,没有发言权,也没人把他当回事。那么,吴起会选择那条最佳的逃亡路线?

先来看一下地图,有关卫国的周围环境。

卫国夹在强国中间,东边是鲁国,西边是晋国,南边是宋国、郑国,北边是晋国、齐国。

晋国和齐国,被称为春秋时期四大好战之国。郑国是春秋小霸王,宋国商业发达,鲁国是文化中心。

若论战力和综合国力,晋、齐是最强的,郑国次之,宋国居后,鲁国最末。

那么,吴起为什么没选择晋、齐,也没选择郑、宋,却选择最弱的鲁国呢?

这只能说明一点:人的一生,总会走到关键的节点。你做出的选择,会是你以后的人生。

我想,吴起选择鲁国,有以下原因:

1、鲁国离卫国近。

2、鲁国是文化中心。

3、鲁国能让他施展才华,早点出人头地。

郑国除了郑氏三公有些作为,其余君主,总是挨打。尤其是郑国地理位置受限,是晋国和楚国争霸的缓冲地。

晋君有名没实,朝政被韩、赵、魏三家把持,不好混。

齐国国君权利,也被田氏架空,不好熬出头。宋国经济实力不错,但,武力太弱。

吴起经过多种考虑,最终选择流亡鲁国。

逃亡之前,吴起离别母亲,说了一句气动山河的话,立下了一个血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不与母见。

这就是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不混出头,绝不回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