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这也正是《颜渊》篇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的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读解】

未雨绸谬,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妇孺皆知,其道理似乎已不言而喻。

但是,你不难发现,并非人人都能把这个道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说,银行劝大家储蓄说:“钱莫尽花啊,细水长流,储蓄起来既生利息又应急,好得很哩!”可A先生B女士却回答:“好什么啊,今朝有钱今朝花,超前消费还更时髦,只有傻瓜才存钱贬值让你们去发大财哩!”

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多半也会遇到同样的回答。

不过,这里似乎也有一条代沟。一般说来,上了年岁的人容易成为银行或保险公司的俘虏,而年轻新潮的一代大都是A先生B女士的同志。

其实,A先生B女士们也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只不过是所谓“流洒走一回”或“车到山前自有路”的人生态度占了上风罢了。

那是不是人越上了年纪越能够接受儒学的思想呢?

------------------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读解】

这实际直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精神。

凡事多作自我批评,这既是儒者的反躬自省功夫,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倡导的思想修养。

当然,要真正做到是非常难的。这正如孔子在《公冶长》篇里所感叹的那样:“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能够“躬自厚”的人是很少的,往往倒是“厚”责于人。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

这样一来,怨恨也就随之而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