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茅元仪完全不感到意外,作为明朝的臣民,我对自己国家的敌人没好话不是很正常吗

接着是王锡阐。这是一个跟前面几位大佬相比,显得稍微有点特殊的明朝学者。王锡阐出生于崇祯元年,前面几位独当一面的时候,他还是个奶娃娃呢。

王锡阐生于吴江县一个贫困潦倒的农民家中,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基本所有知识都要靠自学,但他又极具天资,在艰难的乱世中自学成才。

吴江县的一个小乡村

已经想好要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取名为王锡阐的王父惊呆了。

这个王锡阐,不会就是他的儿子吧

王锡阐十七岁那年,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明朝灭亡。身居穷乡僻壤的王锡阐得知此消息后十分悲恸,试图以身殉国。他一开始准备上吊,未遂;接着跳河自尽,却因被人救起而没能死成。于是他又琢磨了一下,决定誓死绝食,这可吓坏了他的父母。经多次劝说无果后,他的父亲忍不住威胁道“你小子胆敢饿死自己,咱们全家就一起死”王锡阐这才勉强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此人乃是忠义之士”朱由检出言赞道。虽然“老歪脖子树”这几个字有点刺眼,但这并不能影响他心中的感动之情。

另一个时空,还活着的朱由校一边为大明能有此忠义之人而动容,一边对着“老歪脖子树”这个词发愁。要不以后别让五弟靠近树了吧他想。

虽然自杀未遂,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从此伴随着王锡阐的一生。

对明朝的长期怀念使王锡阐性格孤僻,难以与人相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与人相见,终日缄默”。但如果你要跟他谈论反清复明和天文历法等话题,他又会变得口若悬河,“纵横不穷”。他坚持只穿明朝衣服,在各种场合,他都不使用清朝年号,写字时也坚持只写明朝的篆体式楷书,让普通人难以读懂,以至很难与他进行学术交流。

王锡阐一直有一个梦想,即是等反清复明成功时,他要为光复后的“新明朝”奉献一部最精准的新历法。为此,他穷尽毕生心血著成了一部晓庵新法。

晓庵新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真正中西合璧的新历法,达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最高水平。由于科研成就的突出,王锡阐获得了同时代权威学者的最高评价。他与当时北方的历算名家薛凤祚一起被并称为“南王北薛”。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曾专门撰文赞扬王锡阐“学究天人,确乎不拔”。清朝权威天文学家梅文鼎也高度评价晓庵新法是“历学至今之大著”。

南宋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算是遗民泪尽胡尘里了吧”看完王锡阐的人生经历,陆游感到十分唏嘘。

明崇祯时期

朱由检和徐光启都看沉默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