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家休息好了吗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彩蛋“聊一聊大明那些在各领域熠熠生辉的大佬们”吧
这次就不按时间顺序了,主播想到谁就讲谁,因为不是单人专题所以也不会讲得很细,就简单聊聊,大家担待一下哈
明朝众人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吧,我们不挑。
首先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宋应星,代表作天工开物。
茶楼中,因为科举再次落第而遭到某些同窗取笑的宋应星惊讶地抬起了头。
“这上面说的,应该不是我们面前的宋应星吧”那些刚才还得意洋洋的人也傻了眼。
宋应星,生于万历十五年,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中国明代科学家,与其兄宋应升并称“奉新二宋”,明史对其的评价是“廉洁”。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宋应星肯定是个很厉害的人,但在他们那个年代,宋应星其实是个屡试不第的落榜举子。据史料记载,中举后宋应星接连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数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遂绝科举之念。
闻言,朱翊钧、朱由校、朱由检俱是眼前一亮,但很快他们的表情又开始奇怪起来
这是第几个屡试不第的了
茶楼,憋屈了很久的宋应升终于扬眉吐气,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一下宋应星的背道“好,我就知道我家长庚日后一定会有大造化”屡试不第又如何那些中了进士的都没见被后世人夸赞一声厉害
周围的人脸都绿了。
宋应星的成就主要是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了明以前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内的生产技术经验。其所著的天工开物广泛涉及机械、冶金、生物、化学、物理、自然和哲学等方面内容,是全世界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高级科普著作,被公认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对世界的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自1637年首印后,天工开物很快传入日本,1694年日本出版花谱一书就多次引用天工开物的内容。1771年日本开始翻刻天工开物,后来日本的实派学者依据天工开物的思想,提出了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并将天工开物奉为兴业指南。天工开物中介绍的造船、冶炼、纺织等技术使日本的生产力大大提升。
大约在19世纪,天工开物传入欧美。据统计,天工开物中有关农具的内容直接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而书中的一整套养蚕经验则在1837年左右几乎拯救了欧洲的蚕丝业。此外,书中介绍的以树皮等代替破布造纸的技术还在1840年左右大大缓解了当时英、法、德等国的造纸原料危机。1868年,达尔文在其代表作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也引用了天工开物的养蚕部分。总之,自问世以来,天工开物在全世界几乎不间断地影响了人类三百多年。
宋应升厉害了我的弟
“原来我写的那些东西也是有用的吗”宋应星满脸恍惚。
汉初
“影响人类三百多年”刘邦被这个数字震撼到了,“乃公都不敢保证自己走后能影响子孙后代几十年,那明朝的宋应星居然只靠一本书就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
“主要还是看实用xìng • ba,造船、冶炼、纺织、农具、养蚕,这些技术对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萧何分析道。
“倒也是。”刘邦回过了味,略有些遗憾道,“这天工开物确实是本好书,只可惜吾等没机会一观。要是我大汉也有这样一本奇书,必然是要好好加以利用的。”
唐太宗时期
“这样的书,谁会不想要呢”李世民十分眼馋。
他没猜到的是,还真有人不想要。
与国外不同的是,天工开物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因为书中内容包含“北虏”和“东北夷”等词语,清朝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不但未将天工开物收入四库全书,还毫不留情地将所有能收集到的天工开物全部销毁。天工开物在中国古代一度被列为jìn • shū,被封杀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