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功在千秋。
杨坚吐槽“而且,朕修运河还没死那么多人呢,怎么就没人说朕功在千秋”
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先是呆滞,然后狂喜“这杨广修的山阳渎用的不是寡人开凿的深沟吗这条道居然一直到隋时还在”
他赶紧招来史官“那杨广连接前朝所修河道都能好意思说一句功在千秋,深沟是寡人开凿的,从无到有,难得不比他疏通连接强”
“快给寡人记吴王夫差功在千秋”
史官“”
秦二世时期。
胡亥看着那江南运河,猛地吸一口气“赵高,那杨广疏浚的江南运河,其中有一段是不是先帝开凿的丹徒水道”
赵高抬眼去分辨,微笑“是先帝功绩。”
胡亥麻溜地从榻上爬起来,兴奋地在殿里转圈“既然后世那杨广能用疏浚丹徒水道夸耀功在千秋,我也可以吧”
谁蹭不是蹭,父啊,你的功绩就借朕蹭一蹭吧。
胡亥傻笑秦二世胡亥功在千秋嘿这话想想就满身劲。
接力丹徒水道修扩的吴国、汉朝、六朝君王都兴奋了。
这让杨广最后能接通出江南运河的功绩也有我们的份儿啊
东汉建武年间。
河南尹王梁脑子里转着各种杂七杂八的念头
“那杨广修的通济渠,好像是我先开渠的”
“但是我当时穿渠引榖水注洛阳城下时,榖水水量不足,导致渠成而水不流,这千秋之功,我是不是不能有份了啊”
同样是东汉建武年间,建武二十四年。
司空张纯不可置信“通济渠这用了阳渠旧道开凿新道,怎么就全算杨广的功劳了我的呢”
建武二十四年,司空张纯穿阳渠,引洛水为漕,增大阳渠水量,使舟船便行,百姓得利。
魏、晋时期维护阳渠的官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