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流放
而众人听说世彩堂求书,倒也纷纷将家中藏书拿出,其中也不乏许多古本、孤本。毕竟若能被世彩堂刊刻,也不枉祖先几千里地将它们背到岛上来。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廖莹中起身告辞,走到堂外,看见他的亲卫指挥张思宇迎上来,忽然想起一事,笑着对陪在一旁的贾旭说:“今日我的一名亲卫在街上与你的巡捕营起了冲突。那小子是——”
“廖叔。”贾旭打断了廖莹中,没有叫他说下去。“是我们巡捕营的人不懂事,我已经处置了那名叫刘兆岩的队正,打了他二十军棍——我早已明言,无论是谁,一律按条例处置,他竟然因为那人是廖叔的亲卫就网开一面,陷廖叔于御下不严的恶名,实在是该打!”
廖莹中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一旁的张思宇脸上也强忍着怒,只有贾旭若无其事的将二人送出门外。二人带上随从,骑着马走了许久,张思宇终于冲着廖莹中忿忿不平地说道:“这小子欺人太甚!看似是在教训他自己的部属,实际上打的可是大人的脸!真是枉费大人如此帮他!”
一路默然的廖莹中闻言却笑了。“有这样的下属确实很让人头疼,但有这样的主公,却是你我之幸啊。”
————
廖莹中在昌化军待了三天,随后留下不情不愿的张思宇,统领一千兵士继续在昌化助阵,自引余下的大军主力,带着大批古本、孤本书籍,回返琼州。
而廖莹中从旧昌化县、感恩县带回来的近七千口百姓,贾旭照单全收,也按同样标准授田安置,又忙了半个多月,待到这些告一段落,已是六月二十五日。
这日城西港口中来了一支三十余艘大船组成的船队,这等规模的船队入港,已是多年未有的盛况。而在港口的贾旭,早已经望眼欲穿,贾似道答应给自己的支持,第一批的补给,终于到了!
这三十余艘船中,二十余艘是各种物资,十艘船里装的则是人。
贾似道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利,也为了排除改革的阻力,在京中开展了一系列打击异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