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要是河东大队的人也能吃上就好了。”赵胜男也感慨。
姚娉婷的手又放下了,痛苦的看她,“下次你想想就行了,别说给我,尤其是这时候,我可听不了。”
一想到邻居这会儿可能喝一碗稀饭就睡下,她哪儿还好意思啃大肉包?
“这时候不说,等你吃不上饭的时候说,更叫你恼。”赵胜男却理直气壮,“躲避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跟我一起努力,早点儿叫大家都吃上肉包吧。”
那恐怕有的等了。
宋满冬想着,却没说出来打击她。
她跟陈家明合作卖馒头包子,却不卖肉包,就是顾虑到肉包吃得起的人不多。
每天给陈家明的一大筐里,三分之二都是馒头。
也不知是不是赵胜男的激励法太好用,隔天姚娉婷跟江志农就跟着她一起朝地里跑了。
这才发现小麦出芽了。
宋满冬还在喂猪,赵胜男便高兴的跑过来拉她去看。
王喜娟想接过他的活,“剩下的我来吧。”
宋满冬却摇摇头,“不差这一会儿。”
而后,又叫王喜娟,“等会儿你跟我一起去瞧瞧。”
“好啊。”王喜娟开心的点头,“还不知道亩产这么高的麦子长什么样。”
不管这小麦长成什么样,结多少穗,当下还是刚出土。
跟其他地里的麦苗没什么差别,嫩嫩的、绿绿的,还有些参差不齐。
可站在这一亩地前,宋满冬还是越看越欢喜。
“要是有照相机就好了。”赵胜男惋惜,“不然咱们就可以记录下小麦的成长了。”
宋满冬侧头望了赵胜男一眼。
倒是不想着自己,眼里麦苗比她还重要了。
赵胜男瞧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去干活,中午回来又提议,“咱们这也给‘王研究员’说一下吧。”
从种下到发芽,也不到十天。
她们的信在雨后才寄出去,这会儿恐怕刚到研究所呢。
但寄信才花几分钱。
写便写吧。
·
陈家明来到公社,先去给张援朝送馒头,又到贺永明家里把他订的馒头放下。
刚要离开,听贺永明边往厨房走边说,“毛笔和墨水你自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