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页
且不说贺同喆眼下因此病重,贺家遭受连累,哪怕当时的苏尝玉被抓走了,朝廷也只会袖手旁观,不会给机会苏尝玉解释,即便解释也只会当作狡辩,最后可能不了了之。
因为他们恨不得抓到苏家的把柄,将苏家的钱库一网打尽,为朝廷所用。
如今会相信苏尝玉的,无非是平日亲近之人。
且说对于他认出姜挽一事,沈凭无条件信任他的双眼。
这双能洞察人心的眼眸,怎会轻易将人认错呢。
如今沈凭所困扰的首要之事,便是不能让苏家牵扯其中,不仅是为了保住方重德的性命,他更要倾尽全力,护着惊临在意的所有人。
此事发生后,他回去也有所准备,遂道:“待你的伤养好后,先和太师离京一段时日往启州而去,我会派人接应你们。且钟嚣为了粮仓一事时常来往启越两州,届时把章老接到你们身边,也能为两位老人家解闷。”
苏尝玉闻言点了点头,“如今魏都的确不太平,暂时离开也好。”
但他想到方重德时眉梢微蹙,续道:“只是近日大夫前来与我谈起一事,老头的身子似乎出了些问题,我担心若是此行路途遥远,他的身子恐怕吃不消。”
沈凭回想那日在花园听见的咳嗽声,思忖少顷说道:“太师年事已高,又为惊临殚精竭虑,但为此拖着的话也不是办法,这段时日,外界中事暂且不要告知太师了,让他离京前先养着身子。”
苏尝玉默默颔首,也认为有此必要。
临近夏季,魏都总有风雨飘摇之感,即便当下无事发生,也难免心有不安。
屋内沉默半晌,突然门口见一身影出现,两人转头看去,只见来人是莫笑。
赵或为了沈凭的安危,将莫笑留在自己身边,平日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唯有谈事时莫笑不曾出现,此刻突然来到面前,定是有急事发生。
莫笑抬脚走进屋内,朝沈凭揖了下,将手中的信札递上前,“大公子,是官州杨昆山的来信。”
沈凭连忙把书信拆开,随着他将信中内容看完后,眉梢也逐渐紧拧起来。
一旁的苏尝玉发现他的不妥,率先问道:“发生何事?”
沈凭把信交给莫笑,示意他将信札烧毁。
随后才转头看向苏尝玉道:“是关于曹光见的消息。”
曹光见死于非命后,沈凭等人怀疑他的死因蹊跷,暗中命人传信给杨昆山,请他调查曹光见死前曾见过何人。
只是他们送出的书信还未抵达官州,眼下却提前收到了杨昆山的消息,想必是杨昆山对此也有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