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尤其是蒋子尧,他把书房的书都搬了过来,在火炕角落不那么热的地方摞成几摞,一本接一本的读,用功的很。
相比之下,林清就要清闲一些,虽说他也在识字,但哥儿又不能参加科举,压力就没那么大。
林清每日新学十个大字,再复习一下之前学的,再临摹一页蒋子尧特意给他买的字帖,一天最多花费两个时辰不到。
剩下的时间他就用之前两人旧衣服刷上浆糊晾晒好的布料纳鞋底,过年的时候好两个人穿新鞋子。
蒋子尧读书时很专注,林清也不想打扰对方,上下火炕,进出房门动作都放的很轻,蒋子尧往往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但每次三餐,要做饭的时候,他都会准时放下书跟对方一起。
农户人家,往往冬天是最难熬的,天气冷不说,吃的最多的菜不过是白菜萝卜,秋日里晾晒的干豆角茄子之类,新鲜蔬菜更不用多说,没什么油水。
不过林清这个冬天过的很舒服,家里并不缺吃的,蒋子尧催生出来的成堆的蔬菜果子都放在粮房,厨房里。
他秋日里晒的干豆角和茄子反而成了蔬菜吃腻的时候拿出来换换口味的东西。
偶尔馋肉食了,后院的野鸡和兔子还有不少,还有按照盆算的鹿肉干,哪天兴致上来,他还会花费时间去做之前从蒋子尧口中得知的糕点。
这个冬天,蔬菜水果都不缺,有火炕在也没觉得冷,身子也不像往年隔三岔五就闹情绪,虽父母不在身边,但有蒋子尧,可以说还是林清自记事以来过的最舒服的冬天了。
对蒋子尧来说亦是,他前世今生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悠闲,敞开心扉,平静而又幸福的日子。
不用为粮食奔波,不是孤家寡人,不用有任何防备。
“后日就是腊八了。”
这时候的腊八不像现代不被重视,蒋子尧一听他这么说,就来了精神:“不如明日去县城买些东西好熬腊八粥吃?”
腊八粥食材并不局限,瓜果豆米五谷杂粮都可以,家里虽也有几种可以熬粥的,但并不多,腊八到了,想必县城也热闹的很,刚好去逛逛。
林清点了点头:“刚好,快要过年了,有些东西也可以先买一些,等过年时不少东西就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