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 第一百零一课

第一百零一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被磋磨得太多,在他又一次饿到腹中空空走路虚浮、忍着恶心想讨一点茶纸树皮汤果腹的时候,却赫然发现,城中连那种根本不是给人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听说张巡派人出城救援了,贺兰进明就日日守在了城门处,巴巴等着那些人的归来,等着救兵带粮带人来救他。

终于,听说“使者”回来了,贺兰进明撑着颤颤巍巍、倒真有了几分“老头”样子的身子,跟着一些还能勉强站起来的人一起,看着那几个风尘仆仆灰头土脸的士兵回来,如同看待英雄。

“咋样,临淮给咱们的吃的啥时候到?”

睢阳城中军民关系此时还算和缓,有人壮着胆子问相识的士兵,他们刚刚去跟那些使者聊过了。贺兰进明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耳朵机敏地竖着,不肯错过一点。

临淮啊,那是他在的地方。

就算看不惯张巡,但这时候可千万要意思着给点兵和人啊!不然就饿死自己了!

然后他就看到那个士兵摇摇头,本来就黄黑的脸上一片铁青。“那个废物不给!南将军带了一些牛回来,还是抢敌军的。”

贺兰进明如遭雷劈,震立当场。

他知道自己可能会看张巡不顺眼,但毕竟他现在比这个时期的贺兰进明要早上很多,所以他并不能完全猜到这个时候的贺兰进明在想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存活的一条路,被另一个自己亲手堵死了。

"贺兰进明这个狗贼!!"

听着不知道谁对自己的咒骂,贺兰进明本人却生不起任何被骂的怨气了。

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他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天幕选中来“置换体验”了。

这和陛下、哦不,太上皇殿下,是一样的啊…..

“南霁云来到临淮,见到贺兰进明,贺兰进明同样拒绝出兵,但他很欣赏南

霁云,还摆了酒席招待南霁云,劝南霁云留下,说‘睢阳城肯定要破了的,出兵又有什么用呢,你也不要回去做无谓的牺牲了’。然后被南霁云严词拒绝。南霁云说,睢阳城的军民已经一个月没吃东西了,我怎么能吃得下去呢?'然后愤然断指而回。在离开城的时候,他射箭立誓——吾归破贼,必灭贺兰!”

李晓诗已经有点说不下去了,但还是整理了一下情绪,继续道:“关于贺兰进明这样做的原因,也一样有说他嫉妒张巡比自己功劳大风头盛的,还有说党争的——当时身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和新皇唐肃宗之间正处于微妙的政治斗争中,但张巡是一个纯臣,他哪边也不站,只想保持中立,守好城池,恢复河山,这也可能是他两边都讨不到好的原因。"

“但贺兰进明是唐肃宗亲手任命的河南节度使,张巡又是唐肃宗名为节度副使的人,所以无论是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还是气恼张巡不站队唐肃宗,再或者是怕自己出兵救援睢阳后空虚的大本营会被周围其他的人趁机攻打,都是可能的——但不管怎么样,没有救就是没有救。”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后仰靠在了椅背上。……果然是这个原因么。

好大唐、好后生……好官员啊!

家国破碎,这些人都还只惦记着那点权利,天家父子也都还只惦记着争权……哈哈,好讽刺。这就是之后的大唐吗?

“可能是尹子琦也察觉到了,睢阳城是不会再有外援来的,所以他的攻势越发凶猛。后来有人提议弃城出逃,撤离睢阳。但张巡和许远以及守城的军民一合计,决定还是不能撤——睢阳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们多坚持一天,就为大唐多创造了一天的机会,所以为了江淮,为了大唐,也一定要死守。"

“后来……”想到之后的事,李晓诗声音一哽,顿时没了声。

但根本不用她说,大家已经从旁边去体验的贺兰进明身上看到了这个“后来”。贺兰进明又在墙角呕吐了起来。因为他刚刚……吃了一块人肉。张巡的爱妾、许远的奴仆、还有城中一些……一些弱到站都站不起来的老人。

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啊……回想着刚刚那块肉在嘴里的感觉,贺兰进明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再次忍不住吐了个昏天暗地。

一边吐,一边落泪。

眼泪鼻涕混在一起,直吐到只有一汩汩酸水,再没有任何东西,他才颓靡地

靠着墙角缓缓坐下,完全不顾旁边就有他刚刚呕出的污物。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身上时刻都干干净净的才是常态,放在以往,怎么敢想会有这么一天呢?

怎么会想得到,他竟有这么渴望、这么渴望去吃一口白饼子、喝一口白粥?贺兰进明后脑勺顶在墙面上,愣愣地望着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么?沉默间,有人来找他,那是个相对比较有威望的百姓小头领。

小头领蹲在贺兰进明身边,就那么看着那一大滩被吐出来的东西,停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眼睛看向贺兰:“……老头,明天、下一批,到你了。”

贺兰进明无神的双眼剧烈地一颤,猛地回过神来。

到他了?

什么到他了?

看着小头领脸上的表情,贺兰进明想要骂人的话也说不出口了……他没有一丁点力气了。喉头滚动半晌,他又一次闭上了眼,僵硬地扯了扯嘴角。

这……就是报应吗?

镜头前,李晓诗终于开口了。

“新唐书有写: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嗯,三万这个数字真不真不说,反正吃人应该是……肯定的。"

“资治通鉴也有写,说当时睢阳城里,茶纸吃完就吃马,马吃完就去吃老鼠鸟雀,这些都吃完……就吃人了。城中的妇人老弱,都是被吃的对象。"“而当时的人们知道必有一死,所以没有一个人选择背叛。”

李晓诗有些哽咽,缓慢地、清晰地,说出了资治通鉴关于这件事的最后半句。"……直到最后,睢阳城最后活下来的,才只有四百人。"

不止李世民,也不止万千对“人相食”感之甚深的百姓,许许多多心中还存着家国的中正之士都无声红了眼。

数万人的城池,生生作了一座孤城。

经了这么一场长达十个月的战争,活者四百余。人间炼狱。

不外乎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