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第160页

第16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元璋早些年五次三番敲打李善长,岂料对方毫无自省之意。

当听闻汤和上报被借兵的离谱情况,即刻把李善长以欲行谋反的罪名下狱,并且将李家七十几口人全部连坐诛杀。

后来,解缙为王国用代笔,撰写了谏言文书,直言洪武帝对于李家的判决太过残忍。

李善长在明朝建立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年事已高,行事糊涂嚣张是真,但远远谈不上谋逆之意。

诛杀功臣及其全家,妻妾子女一个都不放过,未免令天下人寒心。无奈是李家人已经死了,唯愿洪武帝在日后多行仁政,不要再搞严酷刑法。

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解缙的才学,对他说过“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1

然而,再怎么欣赏一个臣子,也不可能真把他当做儿子。即便是亲子,也无法容忍对方啥话都敢讲的疏狂性情。

前年,让解缙辞官,把人给赶走了。命他在民间好好学习几年,再谈入朝为官。

现在回过头去看,究竟是谁错了?

解缙的谏言无不应验。

历史上,藩王之乱发生了。

对于大明开国功勋的诛杀与将那些人全家连坐的手段实太过狠辣,这让明朝君臣关系从一开始就失衡。

什么话最刺耳?

是忠言最为逆耳,是揭破了真相的大实话最叫人难堪。

朱元璋深知错不在解缙。错在自己心胸不够开阔,成不了唐太宗,也就容不下那些直言谏文。

眼下,朱权提名被赶回老家的解缙,还真是敢讲,约等于隐晦指出皇上的错误。

“宁王的这个提议很不错。”

朱元璋给出了明确的定调表态,向朱权投去赞许的一瞥,还露出了欣慰微笑。

这是肯定了朱权的直言不讳,更是向其他人表明自己已经变了,变成一个善于改错的皇帝,

一时间,上书房内气氛看似融洽。

朱权嘴上自谦着连连表示不敢当,背后却已经冒出一层冷汗。

获得来自老爹的微笑式首肯,真的挺吓人的。这种父慈子孝的大场面,他不太想要,每次都是挑战心脏承受力。鬼知道老爹的包容心会持续多久,不是他胆小,是十几年以来都活在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之下。

这会,朱权又偷瞄了四哥。

也不知朱棣心里怎么想的,是否对预言藩王会造反的解缙毫无芥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