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页
到时候,比利时军方淘汰下来的垃圾货还愁卖不出高价吗?
其他西洋国家,比如英吉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也同样抱着这种幻想。
谁知被现实狠狠打脸。
刚开始交战的时候,噶尔丹确实凭借比清朝更先进的火器占据了一点上风。只可惜好景不长,战局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早上忽然逆转,噶尔丹被清朝的大炮炸死了,准格尔汗国军队大乱。
然而,他们设想中的两边一起疯抢火器,火器疯狂涨价的桥段并没有发生。
事实上,整场战争,只有俄国替噶尔丹购买火器的两笔订单,而人傻钱多的清朝好像把他们忘了似的。
清朝没有向他们采购新的火器,是怎样忽然扭转战局的?
西洋这些国家还没来得及想明白,俄国忽然暴怒,毫无征兆地将炮口对准了他们。
上帝啊,到底发生了什么!
手忙脚乱之下,西洋诸国仓促应战,虽然凭借更先进的火器打赢了,也是惨赢,说两败俱伤都不为过。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从俄国俘虏口中似乎找到了一点噶尔丹惨败的原因——清朝有了属于自己的战争大杀器。
连发火箭炮!
火箭本就是东方人的发明,可那属于冷兵器,谁能告诉他们,火箭炮是个什么东西!
还连发!
西洋最先进的火枪、火炮都难以做到连发,难道清朝的火箭炮不需要装炮弹吗?
连发几乎是整个西洋火器制造业的梦想,如今竟然被落后的清朝实现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消息传开,没有一个西洋国家愿意相信。
可俄国俘虏描述得太过逼真,虽然没人相信,却也不敢掉以轻心。
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西洋诸国集体派使团来访。
在此之前,西洋使团来访从来都是表面恭敬,实则倨傲,康熙看得出来,却只能忍耐。
毕竟大清的火器制造不如人家,以后还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忍又能怎样?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大清也有了自己的军工厂,并且制造出了足以碾压俄国的先进火器。
至于是否能超越西洋诸国,由于西洋那边一直对大清藏私,康熙也不是很有底气:“诸位想看连发火箭炮?这个简单。”
随即点了顾倾:“英郡王,你让人准备一下,明天带众位使者去校场观摩。”
这次到访的几位使者都不是第一次来清朝,有几位还是老熟人。
从前他们来访问,不是清朝皇帝亲自陪着,也是由太子或亲王出面。
从前还都是单方面输出,由他们向清朝展示自己国家的先进成果,不管是武器或是仪器。
当然都是有保留的,展示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时间吃吃喝喝就过了。
可这一次他们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肩上压了重担,清朝皇帝怎么能指派一个孩子来敷衍他们!
到时候,比利时军方淘汰下来的垃圾货还愁卖不出高价吗?
其他西洋国家,比如英吉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也同样抱着这种幻想。
谁知被现实狠狠打脸。
刚开始交战的时候,噶尔丹确实凭借比清朝更先进的火器占据了一点上风。只可惜好景不长,战局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早上忽然逆转,噶尔丹被清朝的大炮炸死了,准格尔汗国军队大乱。
然而,他们设想中的两边一起疯抢火器,火器疯狂涨价的桥段并没有发生。
事实上,整场战争,只有俄国替噶尔丹购买火器的两笔订单,而人傻钱多的清朝好像把他们忘了似的。
清朝没有向他们采购新的火器,是怎样忽然扭转战局的?
西洋这些国家还没来得及想明白,俄国忽然暴怒,毫无征兆地将炮口对准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