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逆袭力:把握生命的转折点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814年3月,巴黎人谈话的焦点围绕如何保卫首都抵抗入侵。拿破仑犯了两大错误:一、巴黎没有防御工事;二、巴黎没有qiāng • zhīdàn • yào。席尔指出:“敌人从塞纳河右岸进攻定会从樊尚(注:法国中北部一城市,位于巴黎以东,它的十四世纪的城堡曾是皇家居住地,后来成为国家监狱)到帕西,经过对巴黎呈半包围之势的高地,从莎朗荡附近的马恩河和塞纳河交汇处到帕西和欧特伊(注:从前的一座位于塞纳河与布伦园林区之间的城镇,现在是巴黎的一部分),经过对巴黎呈包围之势的高地。罗曼维尔是高原,蒙马特尔(注:法国巴黎北部一座小山和一个区,位于右岸地区。)地区是丘陵,这些有利地形都是抵抗入侵的绝佳地形,虽然拿破仑这位爱国皇帝并没有配置攻不可破的要塞。”但我们必须要问:爱国皇帝拿什么来爱国?要塞凭什么坚不可摧?巴黎的一小股部队在蒙马特尔和贝勒维尔英勇战斗(注:席尔在他的《巴黎之战》中写到了这件事)。可当第一颗炸弹在巴黎爆炸,巴黎就投降了。当拿破仑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没什么比这在历史上更悲壮的了。他手里还有一支强大的队伍,如果坚守巴黎,他会解救巴黎的。他会在巴黎重现,让巴黎成为入侵者的坟墓。为政治形势所逼,他的元帅又给他极大的压力,说军队已经无血可流了,他最终不得不同意:“退位也许是现在该做的了。”在签署退位诏告时他仍然说他能打赢盟军。他自我安慰说:“英格兰的确伤害了我,而我也将毒箭射中它的肋骨。我给后辈子孙增加了国家债务,祖国负担不断深重但国民还没被压垮。”正是拿破仑说用毒箭射中英格兰肋骨的那天晚上,他服毒自杀未遂,仰天长叹:“现在连想死都这么难,战死沙场多容易啊!我为什么没在阿希思奥布死了呢?”

我不知道读者们对伟大的马尔伯勒公爵的私人看法如何。有些人和阿奇博尔德·艾莉森爵士的观点一样将他奉为伟大的英雄;有些人和麦考利勋爵的观点一样把他当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恶棍,给法国抹黑,却给英国添彩,是总能制造事端的麻烦机器。“上帝不惜触怒人们褒奖他。”尽管马尔伯勒公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让上帝高兴的事,不过马尔伯勒公爵的一生确实受到的上帝的指引。马尔伯勒公爵早期的生活真够幸运的,好像受“历史上上帝之手”庇佑,才有这样的好运气。

大约1670年法国的独裁势力压迫了基督精神。路易十六是法国自私、残暴、固执的绝对独裁者,一个酒色之徒。邻国畏惧他的侵犯,在公属地区被他的威严吓得胆战心惊。只有一个国家——英格兰——公然与法国对抗,英国要么是孤军对抗法国,要么是领导欧洲盟军和法国打仗。在早期历史上英格兰曾多次在战争中将法国的骑士精神踩在脚下。就在十二年前,英格兰还在护国者狮心王理查一世的领导下重获了古老的威严。但英格兰那时的国王查尔斯二世性格脆弱、罪孽深重。他觉得身为法国国王的兄弟性格也这样。他和路易斯一起共同阴谋反对世界民权和宗教自由。1670年二人在多佛(注:英国东南部的港口)达成了一项臭名昭著的秘密条约,查尔斯拱手将英格兰卖给了法国。就为了法国的钱,他成了法国国王的弄臣。还不止这些,法国国王投入到镇压他憎恨已久的荷兰清教的战斗中。还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就是荷兰的主要赞助国,帮助荷兰建立和培养自由和宗教。而查尔斯却要和法国国王一道镇压荷兰的自由和宗教。他和法国缔结条约派兵帮助镇压荷兰。

伦敦宫廷出现了一位富有的士兵叫邱吉尔。他的母系血统高贵,祖上是著名的船长德雷克。他才华横溢,英勇无比,人格魅力超凡。他以前曾在臭名远扬的柯克上校手下干过,把守过非洲要塞丹吉尔(注:摩洛哥北部港口)。英国国王和布拉甘扎王室(注:自1822年至1889年间控制巴西的一个葡萄牙统治者王朝)的凯瑟琳联姻,丹吉尔作为陪嫁成为英国的一部分。邱吉尔后来回到伦敦,大受宫廷欢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髦得合时”。他俘获了所有宫廷美人的芳心,国王最喜欢的qíng • fù卡斯尔曼伯爵夫人爱上了他,给了他一笔钱。查尔斯国王嫉妒他相貌英俊,而他个性随意懒散也极易遭人嫉妒。国王给了他一个连的骑兵让他帮着法国打荷兰,借此把他从宫里赶走。

邱吉尔在法国很受欢迎,人们都叫他“漂亮的英国人”。战争对荷兰来说太残酷了,这些勤劳勇敢的人们最后彻底绝望了。邱吉尔的表现极为出色,可以说简直是太出色了,路易十四国王当着全军的面褒奖了他,并保证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他升官。当时法国是世界上的第一帝国,并保持第一帝国的位置很长时间。英国国王和法国国王联盟,英国出兵帮助法国也说明了这点。然而这些情况后来却对法国产生了可怕的影响。英国军队由于岛国的偏狭僵化,并没有打大仗的经验,但却整个沿用了欧洲大陆军训体系。邱吉尔获得了世界上最好的军事教育。他向著名工程师沃邦学习了工事建筑知识,向著名的将领龚叠、杜海学习战争科学、包围技术、战略战术。后来在很多值得人们记忆的战争中他用所学反过来对付他的老师们。

神祇也许会说为了一己之私,一无是处的国王派英格兰最英勇的天才到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学校学习可怕的战争技术不是很好吗?那些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法国人雇佣了英国兵,训练他们最终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不也很棒吗?马尔伯勒从法国将军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又将法军带进失败和耻辱不也挺有意思吗?法国的路易国王亲自想要提拔并许以高位的那个军官——马尔伯——后来成了他的死敌,并用法国的耻辱和失望换得了自己的顶戴花翎不也很有讽刺意味吗?

让时间倒退二十年,我们目睹马尔伯勒最著名的胜利和他多次临危逃生吧,看看那位精神抖擞的上尉是如何晋升为伟大的马尔伯勒公爵的。在很多场合、很多战役中,他显示了巨大的军事天才。在英格兰内战和低地国家(注:欧洲西北部的地区,包括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战斗中,他无不才华毕现。欧洲国家组成了大同盟军打击了路易皇帝的嚣张气焰,马尔伯勒公爵出任大同盟军的总司令。战争第一枪打响后,接着一年内打了一些胜仗,像布伦海姆(注:德国巴伐利亚西部的村庄)、拉米利、伍登纳德、马尔普拉开之役等。尽管这些战争并不显著出名,但马尔伯勒公爵个人却是战功卓著。他占领了一些重要地区,尤其是占领了利雷。战役结束后,双方的一切仇视都因冬天来临而暂时放到一边,士兵们也进入冬季营地暂时休整。

马尔伯勒公爵从弗兰德斯出发去海格,他的连队里还有一些荷兰特派员。他决定一半沿默兹河(注:西欧的一条河流,长九百零一公里,源自法国东北部,流经比利时南部,在荷兰东南部注入北海)走水路,一半上岸走陆路。默兹河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保有母亲河的美丽。尽管陆地和河流都披上了冬天的盛装,但船只仍可以在河中航行,两岸的美丽景色至今使游客流连忘返。周遭的一切平静安逸,根本不像一场欧洲大战正在上演。具有多重性格的马尔伯勒公爵一定很喜欢这平静祥和的景色。也许他期望着他的天才和野心能有广阔天地可以尽情施展,他为打了胜仗而欢欣不已,期待着、计划着将来的胜利。

如果他真是这么想的,那他的想法一定会被粗暴地打断。一群掠夺成性、喜欢冒险的法国人正胆大妄为地入侵默兹河。他们看到了马尔伯勒公爵乘坐的那条船,单从大小和装备来看绝不是一般的船。法国人看准并利用了机会,攻打那条船,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寡不敌众,全体投降,船被俘获,所有人都成了囚犯。

伟大的马尔伯勒公爵——盟军的大元帅——竟成了法国人的阶下囚,这无疑是奇耻大辱。伟大的军事首领不是在战场上光荣战败被俘的,而被一群小毛贼给抓住的,这可真够丢脸的。他可不能再在战场上兴风作浪了。当其他人都在冲锋陷阵,他也许会被关在坚固的堡垒里像个可鄙的囚犯一样度过余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