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3
周家的粥棚是金陵城官府之外民间自发支棚舍粥的第一家,太守本愁急了存粮渐短、灾民不绝的境况,当务之急周奉出来,当真解了他一大难题。与师爷一合计,当晚就将本城知名商户全都请来,团团四桌,太守亲把周奉奉为上宾,大赞他:一救苍生解饥馑,二助官府添义举,三为商家做表率,并特发牌匾,上为太守亲笔手书:治富以仁。
太守是什么意思,下面四桌五十余人哪个不如明镜般晓得,齐齐望向主宾座位上笑容可掬的年轻男子,目光有羡有妒有骂有气,心内都道,哪里来冒出一个周奉,抢尽了本城商家风头。
谁知这“哪里来冒出”的周奉,本事还不仅如此。
当晚募捐之时,太守对米铺老板王胜有特别地不满意,“五日前本官遣人去你那买米,你只说无有,怎得此番又有了,还高价卖给周善人?”
王胜有本欲捐个几百两银子了事,不料太守提及此事,顿时两股战战,无以言对。
“嗯?”太守鼻腔里重重一哼,狞笑道,“不知王老板处还有余粮么?”
王胜有肥硕的大脑袋上冷汗直冒,鱼泡眼抬都不敢抬,就真没有,此时也不敢说无了,一个劲擦汗点头。
“价钱呢?”太守步步紧逼,声厉色严。
王胜有刚才是冷汗直冒,现下真是心如刀割,哭丧着脸,咬牙差点就要说出捐来,此时旁边刚才一直默立不声的周奉却打断他,向太守一揖,“老父祖,”
太守顿时和缓了脸色,“周善人。”
周奉恭恭敬敬,笑吟吟向太守道,“大人不知,王老板也是三日前刚进的几大船米,想是未及向大人回禀,却被草民截买了,是草民的过错。至于价钱,王老板倒也没有坐地起价,是按的市价。”
“哦?”太守捻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问二人道,“当真如此?”
周奉躬身抱手,“确是如此!”
太守又看向王胜有,王胜有忙也躬身,“确实如此!”
太守遂点头道,“既如此,按市价买你剩余的米吧。”
事后,王胜有少不得又酬谢周奉与他解围,周奉客气一番后笑眯眯将扇子在手心中轻打两下,“王老板客气,只是怕太守大人事后再来查帐……”
王胜有想太守得了便宜粮米,哪里会再来查帐,但他时下是太守眼中的大红人、大善人,断断开罪不得,忙作恍然大悟状,“还是老弟想的周全,我这就着人,把多余的银两退还。”说着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周老弟,高啊!”
周奉嘴角轻勾,略低头道,“过奖。”
自此,济州府周家二爷一跃成为金陵太守座上之宾,商家在周奉的表率和官府的促引下广捐银米,大摆粥棚,解了城内饥民温饱。金陵有粥,附近扬州、通州等又有一些饥民闻得消息,涌入城内,这太守确也是了得的,一边于附近调集粮米,一边联络附近州府妥善安置百姓,一番功夫下来,竟成了救灾安民的表率,得到京都的嘉奖。
这期间,周奉有意奉承,极力巴结,与太守结得善缘,太守大喜之余,免不了也将他列入上报朝廷嘉奖的名单,竭力推荐。又,太守见他虽说年轻,但办事聪明大胆,更难得是老道周全,实是个可交的,此后又将江南这边盐、丝等一些生意交与了他,成就周奉日后大富之端。
117
这都是后话。且说周奉眼前,在金陵府盘旋了已有一月,济州来信,催促他将采买的金箔运回,周奉遂又上下拜走了一圈,说明去意,同时命周成留下继续打点,舍粥的棚子也要照常开着。周成虽眼下看不出何意,但经了买米一事,早对周奉服了心,遂一口应下,只请他放心。
说话间第二日即要动身,吃罢晚饭,四儿将行李收拾停当,听见周成在外唤他,出去一看,周成簇新一身蓝布袍子,后面却跟着四个人,个个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