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大恨
为了补足开篇,又挑了国内的几篇奏疏。
例如漕运总督李三才的奏疏。
「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
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
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
闻近日章奏,凡及矿税,悉置不省,此宗社存亡所关。
一旦众畔土崩,小民皆为敌国,风驰尘鹜,乱众麻起,陛下块然独处,即黄金盈箱、明珠填屋,谁为守之?」
「这篇需要补个说明。」
杨春提议道。
官员们当然不敢直指皇帝的不对,奏疏太过委婉,不和杨春的心意。
张工点点头。
「这许多的官员都看清的道理,难道皇帝看不清?不过他不在乎百姓罢了。」
「对,就这么写。」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定好了开篇后,让一旁的桂勇咋舌。
他久在国内,习惯了大周国内的风气,哪里有直接指责君父的,可不闻子不言父过吗。
定下了开篇,然后才是关于陕西民乱的详细事迹。
不久。
几人从堆积如山的公文中,轻易的找出一篇,令几人都觉得满意的奏疏。
太过详细,几人不忍读,匆匆记下,大致意思是。
易子相食,父子,夫妇,兄弟都顾不上,因为对抗不住源源不断的贼。
甚至集市已经有售卖的。
禁止不了。
因为你虽不害人,别人害你。
几人身负重任,看到这些记录陕西民乱的奏疏,对他们的任务有很大的帮助,却心中压抑了起来。
生而为人,谁愿意当畜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