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千年要塞2
整个塞瓦斯托波尔就是一个巨大的要塞,无论从那个方向上想要突破要塞群防御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再坚固的要塞如果只是一味的防守也可能被攻破,世界上没有永不陷落的要塞,林俊能做的是让要塞防御变得更加合理,而不是一味的去加固它。
这些年苏维埃花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人力物力不比造两艘战列舰少多少,林俊不会再来个大折腾。死守的要塞会被攻破,那就让它具备一定的强有力反突击力量——给它配备足够的装甲突击集群。
这次虽然是来要塞取经,顺便也要视察要塞的布防情况,切实的加强要塞的反突击能力。
来之前林俊就知道现在配备给要塞守卫部队的只有不40老式坦克,根本无法形成一直强有力的反突击铁拳,看来上层的决策者过于相信要塞的防御能力过于自信了。
打算在两年的时间内再给塞瓦斯托波尔配备150200新式T克,这样一只力量对于地域有限的克里米亚半岛来说就是支能左右战局的铁拳。
94日上午,林俊一行人抵达塞瓦斯托波尔,林俊第一要要塞司令拿来要塞附近区域的坐标图。
第一个视察地点是防御最坚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联装炮塔要塞,两座双联装炮塔虎视眈眈的“蹲”在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平台上,如同一艘陆上的战列舰。
只不过这艘“战列舰”比海上的同行更难对付,主炮射程比一般的305米舰炮要远,因为它有战列舰难以具备的大仰角射击能力,而且射程内所有的目标参照物都在详细的射击表内——一旦得到前沿观察哨或炮击观测机的报告,炮弹就能结结实实的砸到敌人的脑袋上。
卫国战争时期为什么这个要塞会被突破?很大一个原因是在前沿的阵地被突破,机场也被击毁,“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失去了眼睛,无法获知德军“多拉”与“卡尔”巨炮的详细位置,不然别说射程有限的“卡尔”,就是800米的“多拉”也实在要塞的巨炮有效射程内。
想要摧毁要塞厚4000毫米的钢筋_用混凝土破坏弹,那它必须冒险进入苏军要塞炮的射程内,而“多拉”的发射前准备工作就像是唱大戏,如果被发现具体阵位,几分钟后就可能会被轰成一堆千多吨的废钢。
必须强化要塞的目标侦测能力,如果苏德开战,克里米亚半岛西侧的高加索油田将是希特勒的重要目标,而架在中间的塞瓦斯托波尔就是德军必定要想拿下的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