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苏联英雄 > 第一百八十章 千年要塞2

第一百八十章 千年要塞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的塞瓦斯托波尔已随着千年来战斗不息的时代而演化成一个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垒、壕沟和故意制造的迷宫隧道围绕市区。

自从国内战争后,特别是从30年代开始要塞进行了全面+进,并修建了军用机场。正因为这点,林俊知道它也成为希特勒的一块心病。

希特勒认为: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可以随时从黑海登陆对侵苏德军南线部队进行包夹攻击,这使得德军必然不敢向东方推进;而且从克里米亚机场的起飞的苏联飞机时刻威胁轴心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缺油的德国如果失去友好国家罗马尼亚的油田,就别想开动战争的巨轮了。

另外,对克里米亚展开进攻无疑会让德国争取到土耳其的好感,从而把这

在观望的大国拉到轴心国地战车上。

只不过土耳其好像并不买希特勒地账,这些年土耳其人和苏维埃的关系还可以。而苏联也对土耳其提供了大批的援助。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不是单一地堡垒式要塞。而是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为参照,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别克峡谷之间是防御重点。在这片绵延60公里的矩形地带。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典型的苏联式名称。

中心地带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别乌”这3个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宁”和“北堡垒”这2个要塞,正东有5个联合要塞,即“斯大林”、“西伯利亚”、“伏尔加”、“顿涅茨”和“乌拉尔”。u+=口,是当时最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1年制造的双联装0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任何想接近堡垒的敌军都将遭到巨炮轰击的命运,被305米的炮弹命中可不是闹着玩地,进攻的敌军必须要有超乎寻常坚韧的神经。

此外。在“马克西姆高尔基号”东侧还设置了“巴斯季昂号”要塞作为前瞻。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地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dàn • yào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地“库拉贝”主dàn • yào库中,可谓万无一失。

相对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南部及西部防御力量就没有这么集中:沿正东到东南只配置了“巴斯季昂号”、“库贝”和“巴勒库勒瓦”这3个要塞,在它们中间穿插着5个主要的一线步兵防御阵地:“白糖帽子阵地”、“北方鼻子阵地”、“废墟山”、“荆棘山”、“红色高地1、2、3”;一线阵地西侧只有3个二线步兵阵地:“上坡高地”、“秃鹫高地”和“风车高地”。

为防止南部海上威胁,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突出部设置了“马克西姆-高尔基2”联装炮塔要塞。在二线阵地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之间是“苏联山脉阵地”,这是最后一道屏障。

平时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士兵比较特殊,并不是单一的兵种:除了普通的红军(陆军)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和苏联内务部队,这些特殊部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军官素质都很强,总兵力一般在10人左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