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简化
模型的管道为了匹配车型,自然不可能做多厚实,而且因为没办法做特别小的无缝钢管,部分管道是加热锻接的,强度存在缺陷。
放在真车上,即使真的有类似危险,因为有驾驶员随时监视压力表,也能避免爆管。
甚至可以想象这个东西的完全体,能在7‰坡道的路段拖拽上千吨的东西飞奔,在这样的总重量下,一切的工件加工缺陷都会被无限制放大。
有了这一轮的极限测试,组员终于服了,不敢再想着一步到位。
爆管模型修好,给吃瓜群众去玩,本茨一班人开始弄缩短版机车。
不去最求缩小几个百分数,从最最简单的结构开始,锅炉里勉强够塞下只有一点点长度的二次加热弯管,蒸汽压力放低,可以用更薄的管子,刹车完全没用到气闸,就是直接拉闸后断开动力并放下刹车器摩擦动力轮。
因为过于简单,最后做出来称重换算后,得出的真车整备重量只有九吨!
这东西的动力弱得可以,只能拖一截带满负载的平板车,爬坡还十分费力。
不过和人力手摇车相比,居然还是有点优势,100千克的配重相当于真车二十吨货物了,而铁路局现在要运二十吨货,至少要配三个手摇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