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水师(三)
要知道,“广州”濒海,几乎所有世家豪门与大商贾都不同程度的参与“海外物资交易”,个中利益之大,每家皆知。只因一直以来的巨大风险,遏制进一步扩展的念头,如今,“大唐水师”正式入场,也就代表了未来拥有的无限可能。
相比较之下,自家一亩二分地产出的那点税收,在“海外货物交易”当中,根本不值一提。
既如此,支持“新商税”,好像也不是太难的选择。
将该说的全都说清楚以后,房元昭即于第二天一早启程返回“水师大营”,仅在临行前,委托“馆驿驿丞”给“刺史府”捎了一句话:“大都督期望尽快能有结果。”
“水师大营”内外,一队队军卒喊着口号在奔跑,也有在校场上进行队列以及器械辅助下的各种操练。
对于如火如荼的操练场景,房元昭早已习惯,眼光基本未做停留,仅扫视一眼而已。然等到一个“百人队”从自己面前跑过,他发现一个低矮的身影,正迎面走来。
明崇俨,应当是“水师大营”里最特殊的存在。相比较狄萱萱几乎不出营帐的情形,他倒是常常在营中溜达。
房元昭发现,自己的小师弟今天有些不同,其并非独自转悠,而是一手执炭笔,一手拿着画板,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在写写画画,而身后还跟着一名亲兵,提着一个包袱,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小俨,汝在作甚?”房元昭主动上前询问道。
“师兄回来了啊。”明崇俨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接着道:“吾在计算军卒操练时,不同个体应当受及的量。”
如果换做其他人,恐怕根本就听不懂明崇俨在说些什么,但房元昭却能够听懂自己小师弟的意思,便随口问了一句:“师父安排的?”
“非也。”明崇俨摇首言道:“吾拜读刘教官所定操典,见过于含糊,便请教恩师,师父却说人与人不相同,能因人而异固然最好,军中人数多,不可实施,分类而定,方位首选,吾以为师父所言善也,故闲暇时自行计数,而后可分类定数。”
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刘愣子制定的操练规则太笼统了,是面向全军的一个统一标准,但是军卒之间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有人力气大,有人更灵活,所以,统一标准操练下,不同项目当中会出现有些士兵完成太轻松,其他人又觉得太累的情况。而明崇俨发现这种情况后,在冯宝大致的解说之下,他决定自己做一下“统计”,然后再根据“统计数据”,将军卒根据身体素质不同,进行分类,再按不同类别进行操练。
应当说,明崇俨的这个想法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很有些“科学”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