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水师(三)
一个是皇后的亲侄子,另一个是宫中大总管,他们的话,某种程度上就是代表了皇帝,不管皇帝本人到底有没有过上述意思,但无法验证却是不争事实。
那么,怎样选择?或者说如何取舍?便摆在了刺史李仁面前。
这是一道真心难做的选择题!
李仁反复权衡利弊,依然难以决断。
最后还是冯宝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由“刺史府”出面,召集本地世家豪门大户,一起商议定夺。
李仁闻言,欣然应允。
次日,冯宝一行回转“水师大营”,独留房元昭在城中。
五日后,凡是“广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一齐应邀步入“刺史府衙”。
面对近百“大人物”,房元昭侃侃而谈从作坊产生的巨大收益说起,再到各家合建作坊以共同获利,并明确告诉他们,作坊自身产出,足以覆盖各家其余家业多缴纳之税收。
可是有人却问:“即便作坊收益能够弥补,那也只是增减相抵,各家并无实得之利,此又何解?”
房元昭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们,答案在“海外”。
只要实施“新商税”,“大唐水师”将负责荡平“海上流寇”,必要时,可直接出兵番邦,以维护“大唐海客利益”。
房元昭那可是代表“水师都督府”,他所说的话,等同于“大唐水师宣言”!
要知道,这可是大唐军方第一次就保护“唐人番外利益”做出的正式表态,可谓石破天惊!令所有世家豪门乃至普通商贾无不感到匪夷所思。然震惊之余,却又是欣喜若狂。无他,只因在“水师”的保护下,“商船”能够走得更远,且无惧蛮夷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