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
话,外头禀告,说是皇帝来了,恭亲王连忙站了起来,垂手而立,同治皇帝进了碧桐书院见到恭亲王微微有些惊讶,“儿子给皇额娘请安,六叔也在呢。”
“是,”恭亲王见到皇帝来了,连忙打千行礼。
太后含笑看着精神抖擞的同治皇帝,点点头,“这会子下了课?”
“是,”同治皇帝看了看恭亲王,“早起习了弓箭,又去听了课,这才来皇额娘请安。”
“你若是忙,也不必要每日请安,”慈禧太后说道。
“儿子不忙,儿子每日也去长春仙馆的,这是儿子的孝道,万万不敢偷懒的。”同治皇帝连忙说道。
长春仙馆是慈安住的地方,慈禧点点头,“用了点心了?那就去寝宫歇息会。”
同治皇帝摇摇头,“儿臣还要去背梁惠王,不敢耽搁,这就回九州清晏,”见到太后无动于衷,只好悻悻然准备离开,“总要背出来才好出园子。”
太后听到出园子不由得眉毛一动,怎么我没想到这一层?这眼前不是有一个巨无霸型的主力军吗!太后叫住了皇帝,“皇帝,这眼下有个机会能出园子溜达溜达,你可愿意去?若是不愿意,这也就罢了。”
同治皇帝大喜,一个箭步窜到了皇太后跟前,“儿子愿意去,这是要去哪儿?”
太后直指站在边上的恭亲王,“这事儿,就交给你六叔了。”
“太后说笑了,奴才怎么敢带皇上出园子,皇上身系天下,怎么能轻易出宫,万一有个闪失,奴才怎么担当得起。”恭亲王连忙摆手,这种事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好,怎么好揽事上身呢。
“朕的好六叔,”皇帝连忙讪着脸对着恭亲王说道,“不拘是去那一处,总是要出去逛逛才是,”太后拿眼瞪着自己,同治皇帝连忙解释说道,“这也是皇额娘的意思,要劳逸结合。”
“太后?”恭亲王疑问得看着慈禧。
“六爷,你带他出去就是,”慈禧太后笑道,“这是我给你想的法子了!”
。。。。
“洋人以船炮为性命,不惜倾数千百万之赀财,竭亿万众人之心思,积数百年之动力,乃能精坚若此。中土若于此加意,百年之后,长可自立。”周馥放下手里的折子,对着喝茶的李鸿章敬佩地说道,“抚台大人这个折子,写的实在是妙。”
““我也不指望他妙不妙了,”李鸿章喝了口茶,“只有那些翰林院的书呆子才觉得这天下还是中国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日子呢,说来可笑,”李鸿章有些不屑一顾,“旧日里在武英殿编书的几个同僚还写了信来劝诫我,叫我不要自误,若是再和洋人纠缠,败坏中国斯文,就要和我割席断交,真真是笑话,一群腐儒,幸好我早日从那些地方脱出来了,要我说,当年很是应该叫这些呆子去对付着洋人的炮弹,若是孔孟之言对付的了火枪洋炮,那中国如此多的读书人,每人一齐念,也能抵挡住洋人了,”李鸿章哑然失笑,“不到东海,不知道海之大也,这些人困在故纸堆之中,难免会坐井观天,可笑的还来劝解于我,若是我这样的迂腐,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怎么能当如今这个上海巡抚!老早也和倭仁一样,被人嫌弃不说,还老早就被闲置了。”
PS:恢复更新。
四十二、同文馆事(六)
“抚台大人说的极是,”周馥点头,“洋务之事,从上海来看,就是利国利民的事儿,单单从税里头看,这上海初建省,海关的税就比旧年翻了两番,这还是洋人的税收的极低的缘故,若是和咱们国内的商人们一样的税率收,这银子更是要……啧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关税在旧年签订条约的时候就定下来了,定下的不好反悔,只不过,”李鸿章微笑,“中国人如今还用不惯洋人的东西,虽然洋人的东西实在是好,除却这几个大城市尚可之外,再往西边去,就是寸步难行了,虽然咱们用他们的火枪,也是权宜之计,你瞧着京中军机处对着军械的事儿这么上心就是看出来了!到底总有一天要咱们自己造!这军火大家都有戒心呢,别的事物更是不用说了,洋布洋火这些东西,还抵不过这鸦片!”
“赫德居然出了这个鬼主意,把鸦片换了个名字叫洋药,”周馥对着此事也是火大,奈何人微言轻,“这不是换汤不换药?”
“太后如今也是没法子,万事还要仰仗洋人,就让他们继续把鸦片运进来,只不过是科以重税罢了,”李鸿章摇摇头,“上海这个地方,你要把这些烟馆瞧好了,总要高高得抽税,没有便宜货才是!”
“是,”周馥应下,在自己的手册里头记了下来,又见李鸿章在翻看准备带入京中的礼品的册子,沉思半响,于是又发问:“大人,学生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