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
有道是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是有些事情。”
王市吏一脸微笑,看上去和气可亲的。
“伙计,给王大哥弄碗新鲜的豆花,再来盘生煎包,一碗汤。”
王市吏假意推辞了几下,便笑着坐下享受张家铺子的新套餐。
吃饱喝足之后,王市吏终于道明来意。
他来有两件事情,一是朝廷最近发大军围剿河北刘黑闼等叛军,出动了不少兵马,费了不少钱粮。皇帝体恤百姓,不忍加征钱粮,因此这个任务最后就落到大唐的商人们头上了。
东西两市的所有商家,都加征一笔战争税。
按商铺规模大小,应缴多少不一。
张家是饼店,还是一家大店,因此落到张家头上的钱粮数不少,一百贯钱。
看着市吏递过来的那张单子,张超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一家饼店而已,才刚开几天呢,结果头上就摊到一百贯的战争征税?
这样真的好吗?
“这是发自三省的行文,长安东西两市的商家都得缴的,没的商量。”王市吏认真说道。
张超想骂娘,他买这家店才花了三百来贯呢,这才开业几天,就要缴一百贯的战争加税,这叫什么没商税,这什么样的商税也没有这么高啊。
他这店现在都还没赚到这么多钱啊。
十一家店全家起来,一个月也不过能赚七百五十贯钱。
朝廷这哪里剪羊毛,这明明就是杀猪啊。
张超气的肝疼,太不讲道理了,什么叫皇帝体恤民情,不忍让百姓加征,多受负担?那商人就不是大唐的百姓了?
秦敢也在一边皱着眉头,“王市吏,这摊派怎么这么高,一百贯?看来我回头得禀报下翼国公,让他去问问秦王殿下,这也太不合理了。真要缴一百贯,我们这小店只怕立即就得关张歇业了。”
这下市吏脸色不太好看了。
张超一下子明白过来,看来朝廷虽有向长安商人征战争税,但绝对不会有这么高,一家店一百贯,那东西两市有上万家店,这不得一下子征上百万贯钱?
估计这衙门上下没少趁机伸手,层层伸手之下,这数字估计就已经翻了翻了。
“啊,看我这记性,原来是我拿错了,这张单子不是你们的,是其它家的。你们那张,我一会回去找找,再给你送来。”
市吏灰头灰脸的跑了,这个家伙明显忘记了铁枪饼店,那可是有翼国公罩着的。
张超看破不说破,把市吏送到了门口。
过了一会,市吏又赶回来了,这次的单子上数字变成了十贯。
依然很多,但已经是减少了十倍了,张超估计这次的数字应当就是上面征收的数字。
不管内心如何不满,张超最后还是只得掏了这一万钱,然后换回了一张收据。
刚割了一万钱的肉,送走市吏,饼行的行首又来了。
饼行就是卖饼的商家行会,有一个会首负责联络管理,充当官府和饼行商家之间的联络者。
会首过来,是来劝捐的。
长安饼行准备自发筹集一千贯钱捐给朝廷。
“我家要捐多少?”
“捐钱当然是大家自愿捐,能多捐点自然最好。”会首笑道。
“那可以不捐吗?”张超也开了个玩笑。
这自然是不行的,所谓自愿,那只是个玩笑。你多捐没限制,但至少得捐两贯。
张超觉得一家两贯的话,最后肯定不止募集一千贯,多余的钱,估计也是落入行会里这些管事人手里。
但这事情也算是潜规则,各个行会对同行商家的约束力是很强的。若是得罪了这些人,发动同行抵制,以后肯定会混的很艰难。
“掌柜,给会首拿钱!”
第七十一章拉起队伍
战争税加饼行募捐,让张超割了一大块肉。仅西市一个店,他就缴了十二贯。而不出意外的,其它那十家店铺,包括城门外的四个铺子,都没躲过这劫。
十一家店,张超总共出了八十贯钱。
八万钱,现在一个黄馍馍才卖三文钱,八万钱能买下两万六千多个黄馍馍,都可以绕西市一圈了。
朝廷以后要是经常不按套路来这么几次,那就成了割韭菜了,长一茬割一茬。
大唐的商人没人权啊,朝廷简直不把商人当人看。
好在张超的生意非比寻常,后面还有几位国公撑腰,要不然,这么搞几次,直接就得黄。
回到灞上,张超重新打起精神,今天损失了这么多,得立马补回来。
张家沟面食制作作坊得再次扩大规模,黄馍馍一个班,白面馒头一个班、肉包子一个包,饺子、馄饨、烧麦现在销量小些,合在一起一个班,豆腐再一个班。
张超拿着根炭条在一块木板上写写画画,觉得现在的人手完全不够用。要想完成这次产能扩张,还得增加许多人手。
另外张超打算再新立一个碱班,一个香皂班。
根据不同的产品,分开做工,互不干扰。
老爹盘腿坐在炕上,看着张超在那里写写划划,一边说着自己的打算。考虑良久,才缓缓道,“摊子铺这么大,会不会有风险咧?”
做生意当然有风险,摊子越大,问题就会越多。比如会涉及到管理问题,资金问题等等。原先只有一个做黄馍馍的班子,有张超、老爹、七娘、村正、赵叔等人一起帮着分工管理,还维持的下来,但最近不断的增加新产品,人员扩招,规模在扩大,管理上已经出现一些混乱了。
“还有一个事,若是每天再增加数量,村里的灶也蒸不过来咧。”七娘做为张氏餐饮集团的高管,今天也参加会议。
张家沟总共才五十来户人家,就算全村的灶都帮着蒸馒头蒸馍蒸包子,这也蒸不过来啊。现在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