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亦正亦邪的裱糊匠
他怎么敢这么做的。
一个小小的户部云南司主事,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儿,竟然敢对陛下怒斥...
他这个傻子啊。
但当老夫听说他已经准备好了棺材,已经做好了一切的时候,老夫却又说不出来什么了。
他做了老夫这辈子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而他的结果,却又是那么的可惜。
一生为国为民,但是天下的官员却是对他不断的排挤,他们害怕,连老夫也害怕。
因为按照他的做法,老夫的这颗脑袋那也是保不住的。
所以老夫对于海瑞,没有言语,任凭他随波逐流,任凭他起起伏伏。
也就是在这一刻,老夫终于明白了。
原来这天下不是没有好官,只是这天下烂了,所以官也烂了。
想当官的不是为了百姓,不是为了朝堂,不是为了天下,而是为了自己。
当这一次,老夫也悟了。
这天下,还是有生机的,能够养的出海瑞这等官员的天下,再坏又能够坏到哪里去!
而且,那个时候的天下真的好啊。
先生,高拱,他们都在,老夫也在,内阁之中藏龙卧虎,老夫不过是排在了末尾的那个罢了。
而先生也让当初的老夫见到了什么叫做不择手段。
这天下弊病太多,反对太多但如何?
那自然是交给先帝啊。
先帝留下遗诏,要改变这一切,何人可以阻拦?
什么斋醮,大型土木建造道观,什么求珠宝,什么营织等等,全都是先帝遗诏说了,要改变,要停止!
什么大礼,大狱这关进去的官员,都请出来,也是先帝说的。
你看,先帝连海瑞都饶过了,那其他人自然也饶恕了。
这,真好用啊!
但是,这种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不过数个月的时间罢了,这事情就不对了。
没有了严嵩,没有了不肯上朝只顾炼丹的陛下,这朝中并没有好转,反倒是变得更加的痛苦了起来,因为我们自己也斗了起来。
先生拉拢诸多臣子,想尽了办法终于赶走了高拱,然后独自站在了那权利的最高处。
一年之后,带着荣华富贵,带着无数的田产,带着无数的好处,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临走之前,还托付给了老夫,让老夫不能忘了他的恩情。
老夫知道,其实他是要为自己的后人谋划罢了。
可是先生离开之后才不过两年的时间,高拱再次回到了朝中,就是这么突然。
而突然的背后其实是老夫的帮助,因为先生留下的可不仅仅是一个老夫,还有许多人。
他们的性格太软弱了,改变不了这个大明,大明需要一个强硬的人来打破这个僵局。
所以老夫找到了陛下的心腹宦官李芳,告诉了他高拱的名字。
高拱重新进入了内阁之中,并且担任了吏部尚书,成为了实际的首辅。
高拱刚强啊,他一连逼迫大学士陈以勤,掌都察院大学士赵贞吉,名义上的首辅李春芳,内阁之臣殷士儋先后离开。
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
而老夫也在这个过程之中变得一言不发,逃过了清洗。
也获得了高拱的信任。
高拱是一个聪明人,更是一个强硬的人,老夫觉得他应该能够做一个合格的首辅,在这个弊端重重的大明朝堂,奋发向上,改变大明的走向。
但是老夫还是猜错了。
这人呐,的确是不能掌握权利,因为掌握了权利,他就想要更多的权利。
他不仅仅要朝堂,他还想要一切,宫内宫外,他全都要。
这一刻老夫看懂了,原来大明需要的不是一个强硬的掌舵人,他需要的是老夫!
只有老夫成为了这个掌舵人,才能够按照老夫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些事情。
潜伏只不是老夫最后的沉积罢了。
六年的时间,陛下便走了,成为了又一个先帝,而接下来的高拱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了。
他高呼,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
老夫知道,他要行动了。
他想要拿回那司礼监的权利,而这一刻老夫找到了冯保,剩下的事情也教给了冯保。
高拱忘记了,哪怕是陛下年幼,这大明也不是他一个人便能够说一不二的。
老夫,也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