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礼不下庶人
他家如今除了她阿母和祖母,另外还有一个幼弟,七八岁模样,长得倒是颇高颇壮。
传闻他父亲是在一次猎熊的过程中去世的,熊掌乃是珍馐美味,各国贵族皆喜食,价钱亦高,只是黑熊难猎,常有猎人因此殒命。
如今他们搬来石沟邑,从此不再以狩猎为生,季妫将他带在身边,一方面是有帮扶之意,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他兄弟二人都是不错的苗子,如若不然,她便只给米粮布料。
少年快与季妫姑侄同坐马车之中,他这时候也是一身得体衣裳,头发亦梳得十分齐整。
他的长相较之温吞的阿雁要犀利许多,隐隐透出几分桀骜不驯。季妫与他叮嘱,到了城里那些大家之中,要尽量收敛莫要张扬,时时跟在自己是身后,无事莫要做声。他都一一应下。
季妫倒也没有什么担心,因为这个少年是需要养家的人,责任使他早熟。
马车比牛车快许多,在这炎炎夏日,若要坐在牛车上晃整整一天,也是十分受罪。
其实那些能遣奴仆到石沟邑去请季妫的人家,大多都有马车,只是在他们看来,像季妫这样的出身,乘坐马车也是逾矩的,因此便只让她坐牛车。
眼下这时候天气热,再让她坐牛车就显得有点刻薄了,于是这才有一些人家改派了马车过来。
待到了城中,得知季妫这次又得了一种新的烹调方法,邀请她前来的这户人家也很高兴。
第二日,主人在家中设宴,请来不少同僚好友,季妫这一次为了推销石沟邑新出的豆酱和酱油,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为他们整治新鲜吃食。
那酱油被她和肉末葱花等材料一起,放在铁釜之中翻炒之后再加水煮成酱汁。
她从前便与应城这边的人说过水蒸蛋的做法,于是这时候便只需告知厨下,让他们把鸡蛋蒸出来,她这边再浇上酱汁即可。
另外,这日宴席上所食之脍,亦是加了些许酱油调味。
至于豆酱,季妫这日一早便在厨下做起了酱肉,用的乃是獐子肉。
及到宴席之上,她又当场给那些人展示了春饼的做法。
自从孟妫仲妫姊妹在散邑那边做起了豆皮,加上季妫前前后后也在城里讲述过不少面食的吃法,这些城里人逐渐有了磨面的需求,于是他们便让匠人去往仲妫家中,看了那石磨的样式,回来与自家也打一个。
也才没多少时日,城里头这些贵族们,基本上家家户户就都有一个石磨了。
这日季妫便是用那石磨磨出来的麦芯粉调浆,将它摊在烧热的铁盘之上烫成一个个薄饼。
这烫好的薄饼一张一张摆在桌案上的食盘之中,再在薄饼里面包些葱白丝,鸡蛋丝,还有各种肉丝、时蔬,再用小勺抹上些许豆酱,将饼皮卷好,如此便是一个春卷了。
季妫三人先是这般卷了一些,之后便只管摊薄饼了。
各式配菜和豆酱都准备好了端到他们每个人的食案之上,这些人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愿自己包的便自己包,不愿自己包的便唤了奴仆过去伺候。
这一顿饭也是吃得宾主尽欢,主人家因此赠送给季妫他们不少布料。
但他却并不安排马车将季妫三人送回石沟邑,于是她们这次便只好自己回去了。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在时下绝大多数贵族看来,每一种身份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待遇,那是规矩,也是礼仪。
礼仪并不是越周到越好,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的就是这个时代的事情。对庶人太过多礼,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破坏了礼仪。
所以在这户人家的主人看来,自己这般对待季妫三人,并没有什么失礼亦或是刻薄之处,相反,他这么做正是为了守礼。
季妫乃是最下等的士,旁支的旁支,家中甚至连一柄铁剑都无,更无家学传承,父母兄弟皆在田中劳作,基本上已和庶人无异。
若只是因为季妫在这次的宴席之上向他们展示了一些新鲜吃食的烹调方法,自己心里高兴了,就给予她太过超出规格的待遇,那就显得没有原则,甚至是荒唐的。
历史上笼统的将季妫眼下所处的这个时期称作先秦,其实直到后来的很长时间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身份依旧还是极其悬殊。
秦朝覆灭之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们那时候的口号还是什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