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援军
“可现在......”
对于朱业给出的解释,时脩没有反驳,但还是把自己的担忧给说了出来。
目前豫章所要面临的可是大汉朝廷三个方向压迫过来的大军,已知的就有六万,再算上其他两地,估摸着怎么也有十万吧?
可豫章呢?
三师奔着长沙去了,二师奔着江夏去了,一师又确定了接下来要面临的是卢植所率领的六万庐江、丹阳兵。
留守在豫章本地的只有四师,在抛开镇守难缠的一个团,柴桑与彭泽的两个团,以及豫章南部地区的一个团,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就算是想要支援,也抽不出人来啊,
时脩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以后,紧跟着又建议道:“主公,我们是不是扩大招兵范围,将民兵划为正规作战部队?”
“扩大招兵范围?”
朱业闻言一愣,现在豫章的人口差不多在五十万,五十万人里招了五万兵,比例达到了十比一。
如果在招兵的话......
朱业顿时犹豫了起来。
在古代,城市是需要依靠大面积的农村来养活的。
要是抛开了农村的话,城市里老百姓自己根本养活不了自己,更别提养兵了。
就算是像皇权制度的国家,人口和兵力比例普遍是在两百比一到五十比一之间,比如北宋末期的时候人口一亿,有两百万军队就算是冗兵了。
现在的豫章达到了十比一的情况,已经是恐怖的不能再恐怖了。
并且剩下的这四十五万人,老人、小孩、妇女都占了一大部分。
还有各行各业的人。
要是在招兵的话,就算朱业可以依靠外卖系统维持住豫章暂时的稳定,但依旧是不会长久的。
大汉朝廷幅员辽阔,兵源充足,借助整个大汉,可以持续且不断的对豫章施压,就算这一次扛过去了,可接下来在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下,长此以往,豫章一地早晚会被拖垮。
人口不足,可战之士不足,把孩子老人放上战场,这绝对不是朱业愿意去做的,哪怕他有外卖系统作为后台,他也不愿意为了争夺这个天下,把所有的老人孩子摆在刀兵之下。
这!
违背了他的初衷!
朱业的表情表幻莫测,时脩或许也是想到了,提了一嘴过后,立马就后悔了,紧接着就将嘴巴给闭了起来。
场面一下了就安静了下来,过了许久,时脩咬了咬牙,纠结着说道:“现在整个大汉的目光都放在豫章,我们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此战不成功则成仁,或许除了进一步招兵以外,我们只有往南逃遁,向桂阳、苍梧、南海方向暂时性撤离。”
“然后集聚实力,以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行谋划中原大地。”
豫章虽然不在中原,但临近长江,只要成功渡江,那时候战马一扬,挥鞭往北,就是一大片开阔之地。
要是真能占据豫章瞭望北方,可就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
他们不能把底子给打没了啊!
以此来盘算,留给他们的路只有一路往南,借助桂阳、苍梧、山海三郡的山区地形及临海三郡,使劲发展,然后缓缓图之。
“也只能如此了。”
朱业长叹了一声,现在跳出来的时机还是太早了啊,要是在黄巾起义过后在跳出来的话,那时候诸侯割据,情况或许就没有那么......
想到这里,朱业的眼神猛的一亮。
黄巾!
对啊!
黄巾起义的时间是在光和七年,现在是光和五年末,并且除夕将至,满打满算下来,黄巾起义的历史时间就只有一年的时间了。
只要熬过了光和六年这一年的话,黄巾起义不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