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局势渐危
可是......
曹历不敢!
他看见了士卒们眼中的惧意,要是他真的这么做了,自己会不会被这些士卒杀了投降。
“哐啷!”
手上的剑掉落在了地上。
“砰!”
曹历双膝一跪,闭着眼睛,高喊着:“庐江先锋部队,校尉曹历,率盔下愿降!”
“哗!”
“哐啷!”
一柄接着一柄的武器掉落在了地上,士卒们争先恐后的跪成了一片,甚至他们的眼底深处还藏着些欣喜。
随着庐江先锋部队的投降,刘家村彻底落入了一营的手上,另一边,二营和三营也绕行至了指定位置,四营紧随其后入驻了刘家村内,一封传信从一团团部而出,抵达了一师的师部。
......
豫章郡南昌。
一师的前线打的风风火火,目前各处占据了优势,南昌这里也不负众望。
又下了一堂理科班的课,朱业在护卫队的保护下回到了郡府。
这里,时脩已经候着了。
朱业刚一进来,时脩就将一封信件递了过来,表情有些凝重:“这是刚送到的消息,昨日的时候,一师在刘家村与庐江的军队撞在了一起,并且得到了胜利。”
“哦?”
朱业一边看着信件,一边说道:“朝廷真的出兵了?”
“还是主公运筹帷幄。”
时脩附和了一句,然后好奇道:“主公,为何你当初那么笃定朝廷会在冬季出兵?”
“猜的。”
朱业笑了笑。
从一开始,朱业就知道,大汉朝廷强势了那么多年,听到有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谋反,肯定会做出相应的应对。
剧历史记载,我国古代战争中,虽然冬季出兵的次数不多,但也不是没有,而且还有很多大战都发生在冬季。
与其抱着固有的思想认为大汉朝廷在冬季不会出去,还不如将对方可能会出兵放在一个应对措施上。
到时候不管大汉朝廷出不出兵,朱业这边也不亏,毕竟豫章左右临郡不少,而且距离也不远,大汉朝廷要是不出兵的话,他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冬季扩大占领范围,增加战略纵横。
如果出兵的话也没关系,就像现在发生的这样,将大汉军队抵御在豫章郡辖区以外,保障豫章的持续发展。
朱业一边想着,一边看完了信件,看到最后,眼神业变得凝重了起来:“时脩,你看过这封信了吗?”
“还没有,刚从传信兵那里得到信件,我就过来了。”
时脩解释了一句,然后问道:“主公,是出了什么事吗?”
“嗯!”
朱业点了点头,将信件递了回去,跟着说道:“据交战的丁宣从庐江先锋部队的校尉曹历口中得知,此次庐江调动的士卒人数约在四万人左右,丹阳则是出兵两万,而这个刘家村,就是庐江与丹阳两郡合兵的地方,负责统一指挥的是新任命的左中郎将卢植。”
“嘶!”
“没想到居然是卢植领兵!”